7日下午,全國兩會湖北代表團小組會議審議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時,全國人大代表、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建議,收了20年的機場建設費該取消了。國內乘客要坐飛機,除了購買機票外,還要交納機場建設費。葉青認為,機場建設費的收取從理由上值得商榷,如果到機場要收建設費,那么到餐廳進餐是不是也該收餐廳建設費。(《武漢晚報》3月8日)
現實告訴人們,雖然機場建設費其合法性,一直遭到專家、學者和公眾的激烈抨擊,建議取締的呼聲從未間斷過,但是今后一段時間之內,這一格局仍然不會很快改變。因為,按照財政部文件精神,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也就是整個十二五期間,繼續保留本公司以機場建設管理費安排補貼作為企業收入的政策。
當然,機場建設費如果能做到??顚S?,老百姓也會理解,然而,問題的關健是收費及用途的不透明和各種信息不公開,難免會受到公眾的質疑。按照民航總局與財政部聯合文件規定,機場建設費收入全額繳入中央金庫,按照一定的比例將機場建設費返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專項用于地方機場建設和經營補貼,其余部分納入中央財政預算管理,用于支持機場建設。
可實際情況卻是,其中50%返還該機場,其余50%由民航總局統一調配。顯然,這種資金分配方式哪屬于是??顚S?,分明是機場與民航總局進行“分紅”。進一步講,機場的這部分收入,誰能保證一定能用作機場建設。另外,50%的資金由民航總局自由調配,這種自收自支的方式,其公正性和公平性又難免讓人產生疑問。
據統計,1992年至2010年期間,我國民用機場數量由100個增至175個,而機場建設費從最初的每人收取15元,到現在的國內航班每人50元,國際航班每人90元,國內支線航班每人10元。僅2010年全國共收機場建設費136.41億元,這筆建設費可謂是一個天文數字。所以,作為各種公共設施的最終擁有者,公眾有權知道,歷年來機場建設費都花到哪里了,況且,機場建設費如何開支也算不上什么國家機密,不妨向全體納稅人公布一下,這些錢到底派上了什么用場,多少真正用到了機場建設,建設和擴建了多少機場,又有多少用到其他方面?而在這些問題上,有關職能部門從不公開、一致緘默的態度,顯然是非常不正常的。
尤為讓公眾難以理解的是,乘客在支付昂貴的機場建設費后,并未得到相應“回報”。既然機場建設費專門用于機場建設,就應讓花了錢的旅客,享受到價格低廉的各種服務。而現在情況卻是,全國的機場內普通存在服務費高、購物價格高的離譜、甚至還出現問路收費的各種咄咄怪事。比如在機場內的購物處買東西,價格都要比外面市場上貴幾倍甚至幾十倍,隨便吃一頓飯都得開支上百元。這種現象無疑表明,在公眾的眼里,只看到了民航部門從自己腰包里向外掏錢,而未見到巨額的機場建設費,有回饋社會的表現。試想,這些種種不合理現象的存在,怎能讓乘客對這項費用交的心服口服呢?(吳睿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