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兩會開幕以來,代表委員對養老金入市問題十分關注,對其爭論也日臻激烈。經中國新聞網總結,主要有如下觀點:一、養老金是百姓保命錢,處理要慎之又慎;二、入市大勢所趨,應允許養老金入市增值;三、養老金絕對不能入股市。
中國新聞網訊 兩會開幕以來,代表委員對養老金入市問題十分關注,對其爭論也日臻激烈。經本網總結,主要有如下觀點:
養老金是百姓保命錢 處理要慎之又慎
全國政協委員厲以寧在接受訪談時對養老金入市發表觀點稱,養老金可以入市,但是一定要慎重。厲以寧指出,養老金可以入市,和購買其他債券是一樣的,入市的點一定要選好。另外,由于老百姓對養老金入市之后的風險太大存在擔憂,"自己的保命錢,丟了怎么辦?所以一定要慎重。"
據廣州日報報道,對于養老金進入資本市場,全國人大代表陳萬志認為,這應當是一個經過各方論證后的方案,對如何處理老百姓的"保命錢"要慎之又慎。陳萬志說,"求解市場化路徑,應是下一步的方向。然而,從過去幾年A股的表現來看,還必須不斷加強A股市場的制度建設,減少養老金入市的系統性風險,才能讓百姓放心。"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慶云認為,養老金是廣大公眾的養命錢,如果考慮入市,應將安全放在第一位。"證監會積極推進養老金入市,但首先一個問題是:股市準備好了嗎?"李慶云說。在他看來,中國股市目前沒達到國際上一個成熟市場的標準。成熟市場股價應表現平穩,不大漲大跌,投資者更多是從投資分紅上獲得收益,而不是單靠股價波動獲利。按照成熟市場的經驗,養老金投資一般委托專門的機構。但在一個投機氛圍濃重的市場里,機構往往也淪為短線投機者,與養老金的長線投資需求不符。
入市大勢所趨 應允許養老金入市增值
全國政協委員李宏塔認為,按規定,養老保險基金結余,除預留相當于2個月的支付費用外,應全部購買國家債券和存入專戶,這一規定,對維護養老金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也面臨貶值風險。李宏塔建議,養老保險基金除留足保發放的資金外,將保值增值的重點放在購買特種定向國債上,且購買比重不低于累計結余的30%。同時,要拓寬投資渠道,允許一定比例的基金投資金融市場。
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黃澤民認為,從養老金和股市綜合來考慮,養老金入市是大勢所趨。首先,目前養老金收益較低甚至虧損,因此需要新的途徑保值、增值,盤活養老金的意義重大;其次,借助養老金入市為強大外力,可以反促股市更加規范、健康發展。而在實際操作中可采取循序漸進、逐步投入,以降低風險。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2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養老金入市是必然的趨勢,但需要一個過程,同時要控制好比例。賀強表示,養老金早晚要入市,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要注意幾個問題。首先是要考慮市場風險,其次是需要一個過程,第三是要控制一定的比例,真正進入到股票市場的養老金并不會太多。賀強認為,入市的根本目的是希望讓養老金分享上市公司的業績成長,從而實現保值增值,但如果是在一個過度投機的市場就會很危險。“所以重點不在于是否入市,而在于如何建立起真正規范的、沒有‘三高’現象的、真正具有投資價值的股票市場。”賀強說。
養老金絕對不能入股市
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接受記者采訪時稱,養老金絕對不能入股市。宗慶后認為股市不確定的因素很多,風險很大,建議讓養老金去投資國有壟斷且有穩定盈利的企業,比如說石化、銀行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