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幾名游客隔著欄桿,凝望遠處的天安門。(南方周末記者 王軼庶/圖)
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超過92%,而第六屆時不過44.5%。部分省市代表團的代表,100%都是大專以上學歷。
學歷一屆比一屆高
2012年2月26日,粉絲不足3000的人民網觀點頻道官方微博說:“馬上全國兩會了,有些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討論發言能整的質量高點不?”
粉絲雖不多,但這一問迅速被轉170多次。民眾對兩會的期望,可見一斑。現實是,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的有爭議發言,不時傳出,并被媒體廣泛報道。
盡管不時有代表因有爭議的發言被質疑,從整體上看,人大代表們的學歷水平,一屆比一屆高。南方周末記者從權威渠道獲得的數據顯示,第六屆人大代表2978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1325人,占44.50%。此后年年攀升:第七屆大專以上學歷代表56%,第八屆大專以上學歷者68.74%,第九屆大專以上學歷代表81.20%;第十屆大專以上學歷代表90%。
2008年3月4日的《人民日報》報道,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超過92%,其中一半以上代表有研究生學歷;政協委員中,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也達92.4%。
南方周末記者統計發現,部分省市代表團的代表,100%都是大專以上學歷。如天津市代表團共46人,其中研究生學歷9人,其余均為大專或本科學歷。個別省市的代表團,研究生學歷的代表人數過半,如湖北代表團126名代表中,超過70人是研究生學歷。
觀察各省市代表團,另一個學歷特點很容易被發現:有黨校學歷的代表接近三分之一。在南方周末記者獲得的江西團代表名單中,共有63名代表,其中21名代表是黨校學歷,其中16人還是各級黨校在職研究生。寧夏代表團19人,有6人是黨校學歷。這些具有黨校學歷的代表,多為各地黨政官員。
一名黨校學歷的全國人大代表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因一些歷史原因,她及同代人沒有機會上大學,在工作崗位上一直做了下來,后來參加了繼續教育,所以不少人是黨校學歷。
“基層代表要再多一點”
仔細查閱各省代表的履歷,會發現代表學歷普遍提高的另一面,是來自基層的代表相對偏少。
南方周末記者從全國人大官方網站獲得的資料稱,近幾屆全國人大代表構成中,工人、農民代表人數偏少。
南方周末記者統計五屆至十屆全國人代表相關數據發現,自五屆人大以來,工人農民成分逐年遞減,從1655人減少到551人。
以上問題,顯然引起了官方的重視。南方周末記者獲得的官方數據稱,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省級政府組成部門領導干部代表,比上屆減少三分之一,一線工人和基層農民代表大幅增加。其中,一線工人代表比上屆增加了一倍以上,基層農民代表比上屆增加了70%以上。2008年3月,全國人大會場上,還出現了3名農民工代表。
南方周末記者根據2008年2月29日全國人大公布的資料統計發現,2987名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農民代表總共200多人。35個代表團中,農民代表最多的是166人的河南團,有約12人。其他人數較多的大團,如160人的廣東團有農民代表7人;江蘇團157人,有3名農民代表;安徽團114人,有2名農民代表。
2月27日,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余干縣瑞洪鎮鎮郊村婦女主任謝木蘭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江西團有2名農民代表,另一人是該省資溪縣烏石鎮欣悅畬族村黨支部書記蘭念瑛,都是高中學歷。
“基層代表要再多一點,多為基層老百姓說說話。”謝木蘭說。
長期關注這一問題的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趙曉力認為,十一屆全國人大擴大一線工人、農民代表,增加農民工代表的舉措開了個好頭,應該保持這一勢頭,將工人、農民、服務業代表的代表比例繼續提高。
多重身份影響代表比例
2011年11月28日,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發表文章稱:一些地方在統計代表界別時,將一些領導干部劃為“知識分子”,有的廠長劃分為“工人”,有的民營企業家寫成“農民”。
南方周末記者調查得知,2011年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吉林團共68人,其中中國銀監會信息中心主任、審計署駐重慶辦事處特派員、中國證監會吉林監管局局長、吉林省教育廳副廳長、東北師范大學校長、延邊大學校長、北京大學校長等9人,被標注為“知識分子”。
在吉林團提供給媒體的代表名冊上,中國證監會吉林監管局局長江連海被歸為“知識分子”的同時,又被標注為“正廳長級”。
被劃為“知識分子”的吉林省教育廳副廳長孫鶴娟曾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她被選舉為人大代表時是學校校長,屬于基層代表,后來才調到教育廳當副廳長。
吉林團的兩名農民代表,是吉林省四平紅嘴集團總公司總裁盧志民和吉林省富霞農業種子有限公司董事長郝富霞。工人代表11名,其中包括吉林省歌舞劇院歌舞團團長、吉林煙草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中石油吉林油田公司總經理、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總經理等人和中國一汽高級專家、焊裝車間工長王洪軍。
在地方團里,不少農民代表在縣鄉兩級政府有職務。在河南團,代表喬彬除了是解放村黨委書記外,還是商丘市梁園區政協副主席;代表劉志華既是新鄉縣小冀鎮京華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也是新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在江蘇團,代表武繼軍是江蘇省高淳縣古柏鎮黨委副書記和武家嘴村黨委書記。
南方周末記者統計發現,在約200名農民代表中,約有一半既是村官,又是企業老總。如浙江團代表傅企平,是奉化市蕭王廟街滕頭村黨委書記和寧波滕頭集團公司董事長、總裁;江蘇團代表高德康,是常熟市古里鎮康博村黨總支書記,同時,他還是全國工商聯執委、江蘇省工商聯副會長,波司登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清華大學副教授趙曉力認為,現代社會走向高度分化,不同行業和階層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不能否認一些精英人大代表為草根階層代言的意愿,但有理由追問,他們是否有足夠的渠道和時間去切實了解基層的疾苦。
代表名額分配如何改進
學界一直都有改進人大代表名額分配制度的呼聲。趙曉力認為,保證被選舉權平等的現實舉措仍然是代表名額的“配額制”。
在研究了五至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的構成后,趙曉力發現,以“身份”的分類中存在問題,除解放軍外,農民、工人、干部、知識分子等,沒有清晰的界限。例如,工人或農民出身的領導干部,是確定為工人、農民,還是干部?
他建議,取消含混的“身份”標準,代之以相對明確的“職業”標準,代表的職業屬性,以當選時所從事的職業為準。
這樣,黨政領導干部就是領導干部,而不管其出身是否工人農民;企業經營管理者就是經營管理者;教授、醫生、法律界、文藝界、金融界人士、運動員劃為專業人士;中小學教師可以和辦事人員、工人包括農民工一起劃分到工薪階層;農民就是居住、工作地在村民委員會的農民,包括居住、工作地在村民委員會的基層干部。
對于人大代表們的整體學歷情況,海歸背景的全國人大代表韓德云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人大代表一定的知識結構和教育程度,意味著基本的履職能力。他不贊同基層代表太多——一些基層代表的議政能力比較差,能否正常履職是個問題。代表高學歷肯定好于低學歷,多學歷肯定好于沒有學歷。
韓德云說,目前我國的人大代表都是兼職制,而社會治理機制已經高度知識化、專業化,必須依靠個人履行職責,個人的知識結構和教育程度,通常與履職能力成正比。
吉林團一名全國人大代表也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學歷比較高的代表,都是各行業業績突出者,經過層層選舉產生,基本都是優秀分子,具備比較好的議政素質。
不過,長期關注官員代表情況、曾享受廣西區政府專家津貼的特級教師應學俊,對此并不贊同,“學歷只能代表知識多,并不能代表議政能力和素質高”。他認為,對于工、農代表,只要有公心、人品好,有較強的當家做主、參政議政的意識,高中文化者通過選舉并適當培訓,就足以成為人大代表。
清華大學副教授趙曉力認為,人大代表的受教育程度高于全體選民或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這一點無可非議。不過,高學歷代表過多,可能使一些學歷不高,但實踐經驗豐富、能夠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人失去當選機會。他建議,取消“知識分子”這一暗含學歷要求的分類,代之以沒有學歷含義的“專業人士”。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