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了!
四歲以下小朋友,
衣服最好穿純棉純色的,
尤其不要穿帶珠珠片片的衣物……
因為衣服上的小配件,
很有可能被小孩吸入氣管,
后果不堪設想……
廣州市某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在朋友圈中說:“9個月的寶寶反復肺炎3個月,CT提示支氣管異物,纖維支氣管鏡下見異物位于左下葉基底段,嘗試夾取異物未成功,轉我科支氣管硬鏡取出2mm大小的藍色塑料珠。懷疑為衣服裝飾物,請抱嬰兒的家長提高警惕,杜絕安全隱患。”
提醒
兒童食道和呼吸道進入異物的情況很常見,搜索新聞可以發現大量此類案例,吞入的異物也各種各樣,有花生、硬幣、針、骨頭等……有的情況十分危險,所以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
廣西婦幼保健院兒科醫生楊曉祥提醒,1-2歲的小孩出現異物卡喉的情況比較常見。因為小孩的吞咽功能還不是很協調,吃大顆粒的東西很容易嗆到肺里。為預防幼兒被異物卡喉,家長需牢記以下幾點:
1.小孩子在哭、鬧、玩、笑的時候,建議不要給孩子吃東西。在這樣的情況下吃東西,花生、桂圓、果凍、瓜子、葡萄等大顆粒的食物就容易進入咽喉部甚至氣管,導致異物卡喉。
2.通常有些家長習慣在孩子哭鬧的時候,拿食物來哄騙孩子,讓其安靜下來,這種行為是不對的。因為孩子口含著食物或者異物時,在哭泣或受驚嚇時,容易將異物或食物吸入氣管。
3.有些父母為了保證孩子的營養,喜歡熬骨頭粥、排骨湯泡飯、魚湯泡飯喂孩子。從安全的角度來說,這些都不值得提倡。小骨頭和魚刺隱藏在粥飯中,不易看見。有些家長給孩子喂時總喜歡大口大口地喂,這樣使孩子很難充分咀嚼食物,藏在飯中的小骨刺就容易卡入喉嚨或氣管。
4.當發現孩子的喉嚨被東西卡住時,家長一定要快速反應。如果家長能掌握和了解急救方法,則應該盡快幫助孩子將異物取出,如果不行,家長應及時將孩子送至醫院救治。
異物卡喉怎么辦?海姆立克急救法!
其具體原理:利用沖擊腹部--膈肌下軟組織,被突然的沖擊,產生向上的壓力,壓迫兩肺下部,從而驅使肺部殘留空氣形成一股氣流。這股帶有沖擊性、方向性的長驅直入于氣管的氣流,就能將堵住氣管、喉部的食物硬塊等異物驅除,使人獲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具體應對:
1.如果是3歲以下孩子
救護人應該馬上把孩子抱起來,一只手捏住孩子顴骨兩側,手臂貼著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頸部,讓其臉朝下,趴在救護人膝蓋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觀察孩子是否將異物吐出。
2.如果上述操作異物沒出來
可以采取另外一個姿勢,把孩子翻過來,躺在堅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搶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側,或取坐位,并使患兒騎在搶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搶救者以兩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兒胸廓下和臍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擊壓迫,但要很輕柔。重復,直至異物排出。
3.應用于急救成人
搶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兩手臂環繞病人的腰部,然后一手握拳,將拳頭的拇指一側放在病人胸廓下河臍上的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頭、快速向上重擊壓迫病人的腹部。重復以上手法直到異物排出。
4.用于自救
可采用上述用于成人4個步驟的后3個步驟,或稍稍彎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體上,以物體邊緣壓迫上腹部,快速向上沖擊。重復之,直到異物排出。
來源:廣州日報、深圳衛計委
記者馬輝 昨日,家長曾女士(化名)向南都記者反映,其3歲大的兒子在幼兒園遭遇老師難以啟齒的對待,被脫褲子戳肛門,苦于沒有確鑿的證據,她希望園方就涉事老師的行為向其道歉。
此次霧霾爆表,鄭州市所有中小學停課兩天的通知是12月19日下發的,在這之前,教育部門還下發了一個通知,要求鄭州市幼兒園停課,小學實施“彈性停課”。鄭州市高新區外國語小學三(1)班班主任王鵬姣就是其中一個,該校要求停課期間,所有校領導和老師仍要上班。
12月1日上午,“網友陳先生”在微信平臺給記者留言稱,11月30日下午3時左右,他開車在市銅山大道從南向北行駛,在驛城區與遂平縣交界處,他的行車記錄儀記錄到一場驚心動魄的畫面,在他前面行駛的一輛三輪車上,突然掉下來一個年紀約在三四歲的孩子,孩子的家長卻渾然不知。“當時我看到孩子掉下來后,孩子從地上爬起來,哭喊著追趕三輪車,我的車速也快,瞬間超過孩子墜落點。
給孩子多報幾個課外班,成了不少家長在焦慮情緒驅使下的無奈選擇。
浙江省嘉興市海寧縣有一個8歲女孩口鼻出血、小便失禁,意識模糊,差點被悶死。麗麗的狀態著實讓媽媽嚇了一跳,口鼻出血,還有一點點小便失禁,意識也模糊了,叫上去沒反應,所幸還有呼吸。
記者隨后走訪市區其他飯店、商場、候車廳等公共場所發現,不顧影響、大聲喧嘩的現象也經常發生。網友“一剪梅”:我帶孩子去飯店吃飯時,如果孩子大聲玩鬧,我就會教育他,讓他從小就懂得在公共場所不能大聲喧嘩。
10月17日,華商報A07、A08版刊發了《手游的困擾》和《拿什么拯救你沉迷手游的孩子》的報道,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隨著家長打熱線反映自家孩子玩手游的問題的遞增,手游存在的問題也浮出水面。
10月17日,華商報A07、A08版刊發了《手游的困擾》和《拿什么拯救你沉迷手游的孩子》的報道,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隨著家長打熱線反映自家孩子玩手游的問題的遞增,手游存在的問題也浮出水面。
都說西方教育的一大特點就是平等和尊重,這樣能更好地保護孩子的個性和創造性。但是,這樣教育的副產品竟然會是脆弱。
情商需要的是培養而非培訓,需要長年累月的耐心教育和引導,需要潤物無聲的耳濡目染,需要日復一日的“走心”。
“但沒想到昨天突然來了很多家長,都說孩子在幼兒園被扎了,這些孩子都是小班的,說是沈老師扎了孩子,還拿出了很多圖片。
家長曬出孩子腳疑似被針扎的圖片。新文化報9月28日消息,近日,有網友爆料稱,長春一家幼兒園老師疑針扎孩子,隨之配發了多張圖片。
近天,首屆兒童安全用藥傳播與發展大會發布2016年我國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目前,我國兒童專用藥占比不足2%,每年有3萬兒童因用藥不當致聾。
讀書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學號,這是老師為了方便管理學生才特別設立的,昨天是教師節,有一位家長因為女兒的學號不吉利,在班的群里開罵了。在網友爆料的圖片我們可以看到這位家長的孩子學號被分到了14號,而家長非常不喜歡14這個數字,認為不吉利。
“兩岸早教”鄭州農業路中心突然關門造成不少家長維權一事(詳見本報昨日A06版)發生后,更多家長發現“兩岸早教”多家門店陸續關張。公開資料顯示,運營鄭州區域兩岸早教品牌的是一家本土公司,名為河南兩岸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并沒有所謂的“北京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