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運河公園、如意運河公園、北湖濕地公園……一座座公園如同城市“綠肺”,讓生活在這片區域的居民享受著富氧生活。
今天上午,全國、省市三級人大代表走進鄭東新區,參加在這里舉行的十大公園建成投用暨龍湖調研活動,這也意味著鄭東新區十個以“海綿城市”理念打造的現代化公園基本建成,標志著鄭東新區生態綠化建設邁上新臺階。
鄭東新區本次建成的十大公園面積總和約200多萬平方米、喬灌木總量80000余株,包括東運河公園、西運河公園、如意運河公園、北湖濕地公園、東商業公園、西商業公園、龍湖外環公園、祭伯城遺址公園、紀念公園、體育公園等,分布于鄭東新區兩片湖區周圍,如意湖和龍湖連接貫通,構成了東區新的生態鏈。
“從城市花園變成花園城市,整個東區就像一個大公園!”人大代表走進龍湖外環公園、北湖濕地公園,聽規劃,看設施,并乘船一覽龍湖金融島感受這里日新月異的建設面貌,異常興奮。
十個公園特色各異,功能互補,包含運動類、綜合類、濕地類、商業類等多種類型,既有和諧生態,也有文化傳承。
其中,位于龍湖濱水區的西北角的北湖濕地公園,是目前鄭州市區最大的人工濕地;位于原鄭東新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地的紀念公園,通過對基地上原辦公樓場址的記憶復原為核心,形成一段歷史歷史,堅持一張藍圖匯到底的決心;位于東風渠與熊耳河交匯處的夾角地帶的祭伯城遺址文化公園,通過對考古發掘現場的再現,還原一個兩千年前的繁榮古城——祭伯城,從而實現了祭伯“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開放包容的精神表達,也藉此讓人通過時空對話,見證了鄭東新區的歷史印記。
“十大公園目前已基本建成,景觀成型,應市民要求,部分公園將對外開放,但少數公園還有路面硬化等少量工作要進行完善,市民在游覽時務必注意安全?!编崠|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這樣介紹道。
十大公園也是東區著力打造“水域靚城”的城市品牌的見證。在十多年的開發建設進程中,鄭東新區的生態綠化初具規模,最新數據顯示:東區的綠地面積累計達到2750萬平方米,水域面積達1300萬平方米,建設城市公園40余個,建成區綠化率(含水面、小區綠化)49.1%,中央商務區綠化率突破60%,人均綠地面積達(含水面)33平方米。
十年間,鄭東新區建成了一批公園、游園、綠地、雕塑等,對近200條主次干道、50余座橋梁、主要建筑物實施了高標準美化和亮化,并對近30公里的河道進行了高標準綜合整治,如意湖、如意河、昆麗河蓄水通航,完成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遞進,實現了綠化、亮化和美化的兼容并蓄,一座現代化、國際化的生態新城加速崛起。
這十大公園都在哪里?究竟有什么特色呢?
請隨小編來吧。
北湖濕地公園-------鄭州市區最大的人工濕地。位于龍湖濱水區的西北角,北接龍湖內環,總面積為16.4萬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積3.88萬平方米,綠化面積8.65萬平方米。公園由游客服務區、有機展示區、萬柳碧蔭區、繽紛花海區和濕地體驗區五個功能區構成,將自然生態景觀價值與科普教育體驗價值統一,共同構建出鄭州市區最大、具有自然水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功能的人工濕地。
2015年,鶴壁市成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一年多來,鶴壁市主動探索運作體制機制,建立完善管控體系,加快推進試點項目建設,桃園公園、朝歌文化園等一批按照海綿城市標準新建、改造的公園、游園項目陸續建成開放,綠化質量和品位得到大幅提升,在省住建廳的指導下形成了海綿城市建設的“鶴壁模式”,示范效應初步顯現。
鶴壁市成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1年多以來,不斷探索運作體制機制,建立完善管控體系,加快推進試點項目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順利通過了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中期考核績效評價,初步形成了海綿城市建設鶴壁模式。
昨天,住建部官網發文指出,海綿城市建設不會立竿見影、一蹴而就,住建部有關負責人就此表示,目前海綿城市建設還在加快推進。
日前,有媒體報道,在剛剛過去的汛期,承擔著增強城市防澇能力重任的30個海綿城市的試點城市中,有19個出現內澇,有人因此認為海綿城市試點失敗了。住建部城建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要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要達到目標要求。
十年間,鄭東新區建成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公園、游園、綠地、雕塑等,對近200條主次干道、50余座橋梁、主要建筑物實施了高標準美化和亮化,對近30公里的河道進行了高標準綜合整治,生態建設完成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歷史性飛躍,實現了綠化、亮化和美化的兼容并蓄。
省政府昨日就我省實施“海綿城市工程”召開新聞發布會。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人介紹,目前正常降雨情況下,建成區70%的降雨需要排掉,就地只能消化30%,而通過海綿城市建設,可實現70%的降雨就地消化,排掉的只占30%。
從鄭州市政府獲悉,鄭州市已劃定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和鄭東新區龍湖地區作為海綿城市試點區,總面積76.7平方公里。
從鄭州市政府獲悉,鄭州市已劃定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和鄭東新區龍湖地區作為海綿城市試點區,總面積76.7平方公里。
按照評審得分,鄭州、洛陽、平頂山、安陽、焦作、濮陽、許昌和商丘進入省海綿城市試點名單范疇。
據不完全統計,已有青島、湛江等多個城市遞交材料申報2016年“海綿城市”國家試點。與此同時,超過20個省市發布推進海綿城市的相關規劃,并啟動超過數千個項目。
11月20日,我省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座談會在鶴壁召開。會上,住建部城市建設司負責同志從建設海綿城市的重大意義、總體要求、實施途徑、政策支撐等方面,對我國海綿城市建設政策進行了解讀。
建設海綿城市、海綿農村、海綿山地,首先是保護本地天然的自然生態,順應自然規律,而不是順應我們人類的愿望和標準。無論是城外還是城內,在西北、華北、西南等大部分缺水的地區,野草和本地樹目前還能自我繁殖,我們不該砍掉它們,去種單一的、好看的樹種進行所謂的“荒山”治理和所謂的植樹造林。
陸克華介紹,全國已有130多個城市制定了海綿城市建設方案,江蘇、安徽、遼寧等省已印發指導意見,要求在全省范圍內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據統計,全國有130多個城市制定了海綿城市建設方案,江蘇、安徽、遼寧等省還印發了指導意見,要求在全省范圍內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龍湖外環公園 現代化的帶狀公園: 簡潔明了的坡地景觀,承擔著鄭東新區西側城市綠肺與帶狀公園的功能。東運河公園、如意中央公園、北湖濕地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