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趙素萍,副省長張廣智一行來到河南省圖書館,詳細了解這里的免費開放情況。
趙素萍說,讀書使人沉靜,讀書使人文明,省圖書館要著力為讀者提供舒適安靜的閱讀環境,在喧鬧的城市堅守一份精神追求。
在鄭州,每3個月就會有一家新的獨立書店開業,每一個月都會有20多場讀書會。
從手機到書本,閱讀正在重新回歸到人們的習慣當中。多讀書才能有傳承和創新的精神,這一點也是總理李克強兩次把全民閱讀寫進政府報告的初衷。
一片書香能提升整個民族的素養。尤其是經典閱讀,相對于網絡的碎片化閱讀,能夠提升人的文化修養。而我們身邊悄然發生的閱讀變化,正在讓鄭州這座城市變得更浪漫。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為了鼓勵全校師生以書為友,惠濟區賈河小學積極開展了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
4月23日是第21個“世界讀書日”,河南省文化廳啟動了“2016全民閱讀”系列活動,包括“河南省數字閱讀年”系列活動和“河南省少年兒童閱讀年”系列活動。
多讀書,用文化滋養心靈,就能在喧囂之中保持一份寧靜的心態,似“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商水縣固墻鎮張坡小學的留守兒童收到了周口供電公司的青年志愿者捐贈的520本圖書。
世界讀書日,私家車999主持人陶真解飛以及廣大聽眾天使朋友們和康橋地產的康橋義工們來到中國最美鄉村—郝堂,參與郝堂詩會。田野風光,忘卻城市的浮華與喧囂,寧靜恬淡的郝堂,充滿濃濃詩意的桃花源地。
行色匆匆、步伐匆匆、走路匆匆、思考匆匆……地鐵上、公交車上隨處可見快速刷屏的“低頭族”,讀圖、看視頻等成為大家快速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讀書似乎在被人們慢慢遺忘。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然而,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娛樂活動的豐富多樣,能夠靜下心來閱讀書籍的人越來越少。曾幾何時,在溫暖的午后,沏上一壺茶,捧起一本書的美好場景,只存在于久遠的記憶里。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上海將有100余場活動帶領市民走進閱讀,書香拂過城市更多角落。
“他們在讀什么?”4月20日,北京,6歲的小女孩李思玥(右)和她的朋友一起看剛從圖書館借來的《巴巴爸爸的新學校》。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在這個日子提倡“慢閱讀”意識也許很有意義。所謂“慢閱讀”,是指,雖然當下進入了“加急時代”、“超音速發展時代”,讀書,卻仍需要優哉游哉的慢節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調。
今年的4月23日是第十九屆“世界讀書日”,即世界圖書與版權日。近年來,隨著網絡的發展,全民閱讀越來越偏向于電子閱讀,一些書店也因此面臨生存危機,杭城街上不乏一些論斤賣圖書的門店。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在蘭州鐵路局蘭州客運段蘭州至上海T118次列車上,車組特意在車廂內安排“列車流動讀書角”,免費向旅客借閱新聞樂見、積極向上的圖書、雜志,豐富旅客旅途生活,倡導多讀書、讀好書、快樂讀書的。
今天,4月23日,又一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了,文化界重提全民閱讀的話題;人大代表把建立中國的讀書節寫進了議案;多家單位聯手啟動以“閱讀精品 助飛中國夢”為主題的第三屆北京閱讀季。
為進一步了解上海小學生的閱讀現狀,《中文自修》雜志社將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上海小學生閱讀現狀調查。據悉,針對調查結果,華東師范大學語文教育研究中心和上海市小學教學研究所理事會將于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舉辦“小學生閱讀現狀”主題研討會。
前任總理溫家寶第一次和網民互動時,說過這樣一段話:“讀書不僅給人力量,而且給人安全感和幸福感。” 早晨八點半時,圖書館自習區已經有了不少同學,不時有人駐筆沉思,有人眉頭微蹙,有人奮筆疾書,有人嘴角微揚……每個人都用心守護著圖書館的那份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