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02日11:13 來源:映象網
工匠們能夠制作出精致完美的藝術品,離不開三個步驟—“構思”、“精雕”和“堅持”。而基層干部要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成績,同樣需要“工匠精神”。全國模范檢查官、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周會明,秉持“工匠精神”,用精干、忠誠、擔當守衛公平正義,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出不平凡的一生。
“構思”,即要明確目標。蒙田曾說過“沒有一定的目標,智慧就會喪失”。基層干部要想有所作為,就要學習周會明扎根基層、親身實踐、明確目標。在工作中多構思、多思考,理清思路、抓住重點,確保工作朝著既定的目標穩定前行。
“精雕”,即要耐心細致。“欲速則不達”,能人巧匠做出完美的產品,都是通過精心雕琢而成的。基層干部要想把工作做好做實,就必須耐心細致,才能“百密而無一疏”。特別是在面對群眾時,更需要“俯下身子”,耐心細致的傾聽心聲,了解問題,解決難題,真正做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方能得到群眾的認可和信任。
“堅持”,即要持之以恒。周會明之所以能受到百姓的愛戴、同事的敬佩,就是因為他默默奉獻、無怨無悔的精神感動了所有人。“偉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堅持來完成的”。基層干部應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同時還要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的勇氣,才能在基層工作中有所作為、大有作為。
基層干部若都能運用好“工匠精神”,有目標,扎根基層,耐心細致的工作,做到無怨無悔,持之以恒,都能把人民的事業做好,都能制作出完美的產品。(石成香)
基層干部要時刻牢記自己“想民所想、謀民所需、解民之難”的重要使命,做到身正、心正、行正,為群眾樹立良好形象,收獲群眾的“好聲音”。
提高基層干部工作能力,是保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大計,也是新時期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保證。
為了人民的利益,更當敢于“吃苦”,善于“吃苦”,因為只有在不斷的“吃苦”中,才能挖掘到苦難背后那一份寶貴的人生財富。正所謂愛過方知情深,品過才知酒香,先苦后甜的人生才能歷久彌新,合奏出時代強音。
破除“層層陪同”之弊,能夠進一步將官場的“生產力”從迎來送往中解放出來,提高行政效率,將精力真真正正放到為民辦事上來,營造干部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廣袤基層,大有作為,到基層去,既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年輕人成長的需要。
基層干部,是從一線磨練而來,在基層這個“練兵場”,這個成長的“搖籃”,收集了第一手資料,接觸了最基本的人和事。
基層是年輕干部學習成長的課堂,是歷練干部的戰場。年輕干部要到基層去、到艱苦困難的地方去磨練,讓自己成為可負重托、能但大任的棟梁之材。
在聽取部分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長和大學生村干部代表工作匯報后,金冬江充分肯定了他們在基層作出的工作和貢獻。各級黨組織和各有關單位要支持幫助、嚴管厚愛,為基層干部的成長進步和發揮作用創造良好的條件,鼓勵引導基層干部以扎實的作風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要扶起貧困群眾的精氣神,是考驗一個地方扶貧工作體制機制的問題,考驗扶貧干部智慧和毅力的問題。
無論是處在哪個階段的干部,都應該不斷充實自我,保持一顆謙虛的心,才能學以致用,穩步前行,讓自己所學與所做工作相融合,更好地服務百姓。
作為“第一書記”要沉身子,深入基層,親近群眾,凡事能親力親為,做為群眾服務的貼心干部。
堅持從“基層一線”選拔干部是很重要的用人導向,體現了黨委政府對“基層一線”工作人員的關心和愛護,是組組織部門選拔干部的長遠之計。
基層政策宣講,是群眾了解政策的重要途徑,但部分干部自身也對政策掌握不深,進行政策宣講時對群眾素質水平考慮不夠,方法欠考量,結果干部……
“第一書記”到農村工作,要把自己看作村干部的普通一員,為村兩委班子注入了新鮮血液。
基層黨組織渙散、基層黨員干部的腐敗和“四風”問題就像蒼蠅亂飛,著實讓農民群眾感覺惡心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