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緩解村民出行難、出行險問題,去年涼山州、昭覺縣兩級統籌投入資金100萬元,實施“鋼管天梯”工程建設,新建了由1500根鋼管構成的“鋼梯路”。同時,當地以“繡花”功夫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通過“借羊還羊”“產業扶貧資金入股”等方式,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共種植核桃1.5萬株、青花椒4420株、臍橙7000株,養羊448只。(來源:2017年09月05日 人民網)
當前,全國范圍的脫貧攻堅鏖戰正酣,脫貧攻堅已進入啃“硬骨頭”攻“硬堡壘”的階段,遺留下來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深度貧困地區。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路上充滿著崎嶇與坎坷,但也充滿著希望。
深度貧困地區全面小康是黨和國家交給四川的歷史任務,針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困難群眾如何脫貧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勁頭,時刻保持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昂揚斗志,既要集中火力“攻堅克難”,又要實行差異化扶持,確保困難群眾“搬得進、穩得住、能致富”。
明確目標“加油干”,確保“搬得進”。涼山州、昭覺縣兩級統籌實施“鋼管天梯”工程建設,新建了由1500根鋼管構成的“鋼梯路”,就是按照當地理條件和實際情況進行項目規,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將少數民族文化元素滲入其中,賦予了搬遷群眾在農房設計、戶型選擇等每一個環節的自主權,極大的發揮了搬遷群眾建設家園的主人翁精神,使得項目建設質量、建設進度和群眾滿意度有了堅實的保障,讓老百姓真正“說得了話,作得了主,記得住鄉愁”。
抓住問題“踏實干”,確保“穩得住”。脫貧的核心需要產業支撐,“搬得進”關鍵是要能發展才會“穩得住”。根據貧困戶家庭人口、創收技能等特點,涼山州通過“借羊還羊”“產業扶貧資金入股”等方式,引導當地困難群眾發展特色種養業,共種植核桃、青花椒、臍橙等經濟作物,提高經營性收入, 以“繡花”功夫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處理分類“借力干”,確保“能致富”。幫助有勞動能力、有發展產業意愿的貧困戶選準產業項目;采取“支部+公司+農戶”的模式擴大規模,引進土耳其榨油生產線,引導沒有勞動能力、沒有產業發展意愿的貧困戶,在依法自愿的基礎上,將土地承包經營權直接流轉、入社托管、作價入股、參與產業發展,從中獲得收益,為貧困戶脫貧致富保駕護航。
習近平總書記在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脫貧攻堅本來就是一場硬仗,而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是這場硬仗中的硬仗。“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有我們以愚公移山之志堅持問題導向,以“釘釘子精神”求真務實,打贏這場大會戰,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努力向歷史和人民交出更加優異的答卷。(申靜雅)
回望黨的十八大以來不平凡的5年,中國社會取得的巨大進步是歷史性的。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經濟發展動力平穩轉換,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與作用日益凸顯,十幾億人民的方向感、獲得感、公平感和自豪感進一步提升,整個社會煥發無盡活力。
在脫貧攻堅中,各級黨委和黨員干部只有持續用力、久久為功,不耍“花拳繡腿”,不斷鏟除形式主義滋生土壤,才能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
要堅持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重點在選、教、管上下功夫,著力建設一支政治品格好、群眾威望高、帶動能力強的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
脫貧攻堅工作也是艱苦的,作為奮斗在脫貧攻堅中的我們,需要的是大無畏的精神,拼搏的精神,奉獻的精神,只有我們挺住了,這場戰爭才能勝利。
抓好脫貧攻堅的“一把手責任”,既是關涉扶貧成敗的工作問題,也是管黨治黨的重要方面,各級各部門必須下大力氣做好。
干部要脫下西裝換“農裝”,戴上草帽上地頭,一件一件抓落實,幫扶工作才會真正成為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
脫貧攻堅的“硬骨頭”需要主動作為的思想和抓鐵留痕的定力來實施,通過組織和貧困戶“兩個主動”來進行推動,就會事倍功半的拿下脫貧攻堅戰,讓貧困群眾真正的脫離貧困苦海,走向小康大道。
在脫貧攻堅戰役中,廣大黨員干部要繼承革命先輩的意志,學習和發揚長征精神。
堅持“一線”狀態、“一線”要求、“一線”作為,求真務實、腳踏實地,確保黨員干部在扶貧攻堅工作中“干成事、不出事”,讓群眾收獲滿滿的幸福感。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貧困地區的小康,是不完整的小康。”脫貧需要的是“干貨”,因為只有“干貨”才能讓老百姓對未來的生活更有盼頭。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愛情感人肺腑,一心一意脫貧攻堅的態度更暖人心脾。因為脫貧攻堅展現的是國家的大愛精神,中華民族的團結品質。今天的脫貧攻堅,必是“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延續性工程,苦累在現在,幸福到明天。
黨和國家發展的新形勢對廣大黨員干部提出了新要求,推進脫貧攻堅每位黨員干部責無旁貸,讓我們強化脫貧攻堅的思想自覺,強化脫貧攻堅的責任擔當,常懷憂民之心、常思富民之策、常盡惠民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幫扶人都應該把自己當做貧困戶的當家“主人”,就像是自己在忍受貧窮一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具有“攻克乃還”的決心。要是把自己當做“客人”,就不可能有一往無前的決心,貧困戶脫貧就難了。
對扶貧工作不上心的幫扶干部要嚴格落實召回制度,對搞“數字脫貧”的責任主體要從嚴追究責任,只有架設起制度的“高壓線”,才能引導各類扶貧主體真正放棄功利思想,真扶貧,扶真貧。
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既要抓高壓懲治、震懾常在,消減存量推進治標;又要抓早抓小、動輒則咎,遏制增量深化治本,確保監督執紀精準到位,推動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