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還在路上,群眾的具體困難解決得怎么樣、老百姓是否認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干部的幫扶效果。“各級干部要把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認真研究扶貧開發面臨的實際問題,創造性開展工作。”干部沉下去、貼著幫,一樁樁地解難題、一件件地辦實事,老百姓才能有獲得感。(8月28日 人民網—人民日報)
當前,干部紛紛深入貧困村開展幫扶工作,他們傾聽群眾呼聲,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把黨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這種腳踏實地幫扶群眾解難題辦實事的工作作風,深受群眾的歡迎。但是幫扶要真正落實好,需要做好勤開口、勤洗耳、勤碰頭、勤動手。
勤開口。干部幫扶要聽真話、聽實話、聽群眾話,得處處注意自身言行。隨時隨地堅持講實情、說實話,不講“官話”, 不講套話,以身作則帶好頭鼓勵群眾說真話。干部要學會“說”話,見到長輩喊聲“大伯”、“大媽”,見到年輕人叫聲 “兄弟”、“姐妹”,見面問句“吃飯沒有?”,聊聊地里收成、家里收入,說百姓聽得懂愿意聽的話,才能聽到群眾的真話。
勤洗耳。洗耳是幫扶的重要工作,聽要嚴格把好關。干部在幫扶中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擺正自己的位置,常修為人之德,常懷律己之心。幫扶干部手中有一定的權力,一定要洗去糖衣炮彈之言,自覺抵制誘惑,才能聽進群眾的肺腑之言。恭維之言雖然中聽,但會麻痹人的神經,讓人喪志;真話可能“刺耳”,卻是肺腑之言,幫扶干部應洗耳恭聽。
勤碰頭。幫扶干部要多下鄉、常駐村,主動走訪群眾,不迎來送往,才能看到真情況,聽到真話,思考群眾所需所想。約個時間地點,匆匆“接頭”,問個數字、填個表,打聲招呼轉身走,聽不到真話、實話,不能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干部聽真話、實話、群眾話,一條一條研究解決,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才能推動工作落實。
勤動手。干部幫扶要起到實效,要勤動手辦成事。和群眾同吃、同住,做到主動參與群眾的勞動,在勞動中了解民情、拉近干群關系。基層工作皆實事,一件一樁要手打手摸去完成,美好藍圖變現實,動動筆、動動嘴都得拋。干部要脫下西裝換“農裝”,戴上草帽上地頭,一件一件抓落實,幫扶工作才會真正成為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胡喜慶)
脫貧攻堅的“硬骨頭”需要主動作為的思想和抓鐵留痕的定力來實施,通過組織和貧困戶“兩個主動”來進行推動,就會事倍功半的拿下脫貧攻堅戰,讓貧困群眾真正的脫離貧困苦海,走向小康大道。
在脫貧攻堅戰役中,廣大黨員干部要繼承革命先輩的意志,學習和發揚長征精神。
堅持“一線”狀態、“一線”要求、“一線”作為,求真務實、腳踏實地,確保黨員干部在扶貧攻堅工作中“干成事、不出事”,讓群眾收獲滿滿的幸福感。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貧困地區的小康,是不完整的小康。”脫貧需要的是“干貨”,因為只有“干貨”才能讓老百姓對未來的生活更有盼頭。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愛情感人肺腑,一心一意脫貧攻堅的態度更暖人心脾。因為脫貧攻堅展現的是國家的大愛精神,中華民族的團結品質。今天的脫貧攻堅,必是“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延續性工程,苦累在現在,幸福到明天。
黨和國家發展的新形勢對廣大黨員干部提出了新要求,推進脫貧攻堅每位黨員干部責無旁貸,讓我們強化脫貧攻堅的思想自覺,強化脫貧攻堅的責任擔當,常懷憂民之心、常思富民之策、常盡惠民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幫扶人都應該把自己當做貧困戶的當家“主人”,就像是自己在忍受貧窮一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具有“攻克乃還”的決心。要是把自己當做“客人”,就不可能有一往無前的決心,貧困戶脫貧就難了。
對扶貧工作不上心的幫扶干部要嚴格落實召回制度,對搞“數字脫貧”的責任主體要從嚴追究責任,只有架設起制度的“高壓線”,才能引導各類扶貧主體真正放棄功利思想,真扶貧,扶真貧。
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既要抓高壓懲治、震懾常在,消減存量推進治標;又要抓早抓小、動輒則咎,遏制增量深化治本,確保監督執紀精準到位,推動工作落到實處。
非比尋常”會釋放“亮劍”信號,不僅讓脫貧攻堅回到初衷,重申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更是杜絕扶貧腐敗行為的發生,讓脫貧攻堅保持清正廉潔、清風正氣、潔清自矢,從根本上維護黨和政府形象,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
用壓力倒逼自己,從而提供源動力,“壓力”與“動力”是相輔相成的,為人民服務這個重擔給予“黨員干部”“壓力”,這個“壓力”在干部身上做功,產生源源不斷的“動力”,推動著領導干部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全面提升抓黨建的能力,完善動力生成機制,強化敢于擔當負責的執行力,才能確保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地生根,才能真正讓貧困群眾脫身于“水火”。
越是困難,越是艱巨,就越要頂住壓力,特別是戰斗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廣大機關干部,更需嚴于律己、落實責任,以“精準”作為實際工作的出發點,重務實、抓實干,真正做到為精準脫貧擔好責、扶好貧、助好力,才能不愧于心,不負于民。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入關鍵時期,“脫貧攻堅戰斗”進入“最后一公里”的大背景下,黨員干部也要有這種“火苗精神”,不管在哪個職位,都要點亮自己的光,照亮通往脫貧攻堅戰斗勝利之路。
今天(6月19日)上午,由省委組織部駐村辦聯合河南大象融媒體集團、河南大學、中原工學院共同組織的“《第一書記》廣播劇、微電影劇本創作啟動儀式”在大象融媒新聞發布廳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