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播出第三集《依法行政》,全國各地干部群眾收視熱情不減,對法治話題的討論也更加深入。(8月21日 澎湃新聞網(wǎng))
近日,《法治中國》的播出在廣大干部群眾中掀起了一波波收看和熱議的浪潮,這與《法治中國》節(jié)目對中國法治歷史與現(xiàn)狀的深刻剖析、寫實描繪是密不可分的。也許,正是因為該節(jié)目所展現(xiàn)在廣大干部群眾面前的內(nèi)容能夠讓人們切身體會到,所以才會引發(fā)如此多的思想共鳴。
“天下之事,一斷于法”,《法治中國》讓人們“切身體會”引發(fā)“思想共鳴”的第一個地方是在“奉法者強”中其所展現(xiàn)的法治歷史宏偉畫面?!斗ㄖ沃袊窂闹腥A文明五千多年的厚重歷史,強漢盛唐的雄風、大國盛世的榮耀,外敵鐵蹄下的山河破碎、軍閥割據(jù)中的民不聊生講到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以震撼世界的姿態(tài)大踏步行進民族復興的步伐。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幅幅史詩般的畫卷。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薄斗ㄖ沃袊纷屓藗儭扒猩眢w會”引發(fā)“思想共鳴”的第二個地方是在“大智立法”中對中國立法體系建設的生動展現(xiàn)。節(jié)目從世界上擁有比較完備的法律體系的國家和地區(qū)談到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抓緊制定、及時修改反映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要求、人民群眾關切期待,對涉及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經(jīng)濟發(fā)展、完善社會治理、保障人民生活、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經(jīng)過長期努力,我國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國家和經(jīng)濟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總體實現(xiàn)了有法可依的局面。
“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薄斗ㄖ沃袊纷屓藗儭扒猩眢w會”引發(fā)“思想共鳴”的第三個地方是在“依法行政”中對公共權力和公民權利的理性分析。節(jié)目重點圍繞在經(jīng)濟社會生活中,政府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強調(diào)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清晰地闡述了我國對政府機構、職能、權限、程序和責任法定化,厘清權力的邊界采取的努力以及建設法治政府的具體情況。
《法治中國》告訴我們,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立于潮頭,方知浪高風急;登臨險峰,才見前路艱辛。我們要繼續(xù)完善以憲法為統(tǒng)帥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把國家各項事業(yè)和各項工作納入法制軌道。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今天,嚴格依法行政、依法辦事,是一場治理的革命,也是理念的革命。雄關漫道,砥礪前行,讓人切身體會的法治中國正在大踏步向我們走來。(張靜)
2013年和201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后兩次作出決定,授權國務院在上海、廣東、天津、福建自由貿(mào)易試驗區(qū)暫時調(diào)整有關法律規(guī)定的行政審批。
大氣污染防治法、民辦教育促進法、紅十字會法、預算法、企業(yè)所得稅法、促進科技成果轉(zhuǎn)化法、教育法等一批事關國計民生的法律得到及時修改……經(jīng)濟社會運行更有保障。擁有了完備的法律體系,公民的經(jīng)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權利才能得到落實,人身權、財產(chǎn)權、基本政治權利等各項權利才能不受侵犯。
8月18日,六集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開始在央視播出。我們將持續(xù)加強對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系列重要論述的學習貫徹落實,團結引領全省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積極投身全面依法治國偉大實踐。
一個現(xiàn)代國家,必須是一個法治國家;國家要走向現(xiàn)代化,必須走向法治化。8月18日,六集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開始在央視播出。
6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建立憲法宣誓制度是近年來全國人大著力發(fā)揮立法引領和推動作用,著重推進重點領域立法的一個縮影。
充滿幸福的社會,法治是不可缺少的。西藏各個地、市的街道上都有一道藍白相間的“名片”——便民警務站,將近七百多個便民警務站不僅僅代表西藏法治建設的腳步,更是老百姓零距離的守護。
7月25日,在中國對外開放前沿城市上海,面對眾多境外非政府組織代表以及美國、英國、德國駐上??傤I事館總領事,中國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郭聲琨如是說。
近來,中國公檢法系統(tǒng)密集推出“含金量”極高的司法改革重量級文件,涉及200余項改革舉措。決策層以不容置疑的頂層設計宣示,法治這頂保護國人的安全頭盔,要戴,還要戴得刻不容緩。
《法治熱點面對面》不避問題,不繞圈子,和人民群眾說實在話、貼心話,舉例子、列圖表、用數(shù)據(jù),詳細解讀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解決的難點問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重要方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
歲末年尾,呼格吉勒圖父母與自己的老朋友一起吃了頓家常飯,他們還收到了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對呼格案的賠償決定書,依法獲得了國家賠償。如同呼格一家人在2014年最后一天的希望:從此自己的小家恢復平靜的生活,但愿中國大地再無冤案,祝福人人都平平安安。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和習近平同志關于《決定》的《說明》都強調(diào)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法治公正要求法律規(guī)章不向任何個人、部門與地方傾斜,強調(diào)平等,弘揚正義,推崇法治精神,主要包括立法公正、執(zhí)法公正和司法公正。
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稕Q定》是法治中國建設的里程碑,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構建一個符合法治規(guī)律、契合中國國情、包容開放的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有人說,上海法官鄒碧華之所以受到整個法律界的尊敬,得到社會廣泛的關注,與他所分工主管的上海司法改革試點有關,與當下“法治中國”建設有關。鄒法官是上海法院司法改革的主要“操盤手”,而上海正是全國司改的排頭兵。
為更好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河北、廣西、海南等地近日分別邀請專家學者,對全會精神和全會決定內(nèi)容進行宣講和解讀。
記者孫春英 胡新橋 周斌 正在湖北省武漢市出席“深化平安中國建設”會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3日晚親切會見了第五屆“我最喜愛的人民警察”評選活動全體獲獎民警。
網(wǎng)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wǎng)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