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予江是河南省虞城縣衛計委一名普通干部,自駐村擔任第一書記以來,他把駐村當成家,把村民當成家人,腳踏實地為村民辦事,贏得了“貼心書記”的稱號。(5月27日中國網)
第一書記張予江認真駐村,他帶著感情進村入戶,與群眾打成一片,溫暖民心,轉變作風,真正做到在貧困村中“知群眾事、解群眾憂、想群眾想、暖群眾心”,因此贏得了“貼心書記”的稱號。毫無疑問,脫貧攻堅需要更多扶貧干部深入貧困地區,沉下身子,深入基層,親近群眾,做好服務群眾的貼心干部。
多點泥土味。幫扶干部到村任職要摸清村情、想出好點子、辦出實事好事。應當褪去“文件味”、多點“泥土味”,多穿“解放鞋”,常到田間走,多與農民聊播種,多和農民揮鋤頭,多與農民收稻谷。幫扶干部應當入鄉隨俗,進村入戶不擺官架子,把官話、套話變成土話、實話,多和群眾坐板凳,聽聽群眾心里話,用土話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讓決策更有針對性。
多吃農家飯。幫扶干部到村任職就要樹立吃苦的態度,自備被子和飯碗,與群眾同吃大鍋飯,同睡木頭床,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融入群眾,走進群眾心間,真正體會到群眾的艱辛和堅持,才會被群眾當成“貼心人”。要穿群眾衣,不著西裝不打領帶不穿皮鞋不坐小車,多到田間地頭打農藥查農收,多到困難群眾家里走走,樹立好良好形象、增進與群眾的魚水感情。
真心對群眾。感情是基礎,村民群眾是一家,叔叔嬸嬸兄弟姐妹隨口叫,帶著深情親近群眾,理解群眾,不把自己當領導。誠心對待群眾,“掏心窩”與群眾溝通,說真心話。主動找農村黨員談、找群眾聊,聽群眾真實想法,多聽“刺話”,“零距離”融入到群眾中去,爭取群眾支持,站穩腳跟。
用心做工作。幫扶干部身入農村更要心入農村,真正走進去、沉下去,對工作要盡心竭力。從群眾最需要、最急需解決的事情做起,幫農民挖塘清淤,筑好“連心橋”修好“致富路”,實施好農村電力改革,安上自來水管進農家,在群眾當中樹立起干真事、干實事的良好形象。(胡喜慶)
面對脫貧攻堅戰,我們不僅要“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干勁,也要有“監管責任不放松”的意志,不僅要打贏這場戰役,也要讓這場戰役保持清潔、干凈,少污濁,少銅臭,讓老百姓們不僅看到幸福美滿的生活,同時還能聞到沁人心肺的空氣。
老百姓心里有桿秤。“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扶貧干部要踐行自己的承諾,百姓也在期待有更多肯實干有擔當的好干部。
他們怎么做到的?究竟下了哪番"繡花"功夫?現在是什么面貌?脫貧之后的路又該怎么走?河南廣電全媒體推出六集系列微專題《蘭考之變》,為您講述蘭考脫貧背后的故事,給正走在脫貧路上的干部和群眾以參考。
昨日,河南省各民主黨派助力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在鄭州召開。會上公布了我省2017年脫貧工作計劃,各民主黨派就以往的扶貧經驗與未來工作方向進行了交流。會上透露,2017年,我省計劃對10萬貧困群眾實施異地扶貧搬遷,1700個貧困村達到脫貧標準,退出貧困序列,固始縣、光山縣、新縣、潢川縣、沈丘縣、新蔡縣等6個國家級貧困縣和伊川縣、葉縣、舞陽縣、方城縣等4個省級貧困縣脫貧摘帽,全省實現100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蘭考縣王玉堂村幾十位年輕的小伙子和老人、駐村工作隊的同志、鄉里的領導干部在醫院里含淚陪伴曹紅彥整整5天,盼著他能好起來。然而41歲的曹紅彥從11月5日上午因腦干出血被醫生宣布為腦死亡后,就再也沒有醒來。
省九次黨代會以來,我省脫貧攻堅交出亮麗答卷:582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顯著改善,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發展后勁不斷增強。今年我省計劃實現110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蘭考、滑縣兩個國定貧困縣率先摘掉貧困帽子。
把脫貧攻堅作為一號工程。
帶著這些問題,在“10·17”中國扶貧日這個特殊日子來臨之際,東方今報·猛犸新聞記者專訪了新華社高級編輯、央視特約時政評論員吳學蘭。作為央視特約時政評論員,吳學蘭認為現在打這場脫貧攻堅戰的意義,是功在中國,利在全球。
通過此次考察學習,考察組成員對貧困村九大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有了更深切的感受,對精準扶貧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彼此間通過交流,理出更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同樣在這個地方,50年多前,焦裕祿帶領蘭考人民戰風沙、斗洪澇、治窮魔,“敢教日月換新天”,走向一條“脫貧致富”路;50年后的今天,蘭考人民再次凝心聚力,奏響“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角。
9月26日上午,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張廣智作了《關于全省脫貧攻堅情況的專項工作報告》,就河南的脫貧攻堅戰進行了詳細報告。
昨日下午,省脫貧攻堅第二督導組在我市召開反饋會,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脫貧攻堅第二督導組組長王慶就第二季度對我市脫貧攻堅工作督導情況進行反饋。市委副書記、市長徐衣顯出席反饋會并講話,副市長王建修參加會議。
此次《河南省脫貧工作成效考核辦法》中明確,考核采取日常督查、年度核查、第三方評估相結合的方式。日常督查將由省委、省政府組織的10個脫貧工件督導組實施;年度核查將由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來進行。
脫貧,作為未來4年多時間里,舉國上下最大的“民生工程”,已經到了攻堅拔寨的時刻。
脫貧,作為未來4年多時間里,舉國上下最大的“民生工程”,已經到了攻堅拔寨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