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民間環保組織“兩江環保”報道,河北、天津等地存在超大規模的工業污水滲坑,這批滲坑面積大,存續時間長,或已對當地的地下水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4月21日 中國經濟網)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河北天津超大規模的污水滲坑絕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相關部門指出:系“2013年廢酸違法傾倒“事件所導致,期間已進行治理。可見,有關部門長達四年之久治理的“成果”竟是一個至今占地35萬平方米的超大污水滲坑,這是不是很諷刺?
更令人不解的是,“兩江環保中心”,一個遠在西南一隅的民間環保機構,不遠千里爆出了河北“大坑”。難道當地的政府部門和媒體都是擺設?是視若罔聞?還是燈下黑?
在現實生活中不難看到,在一座城市,當出現一起污染事件,主要領導放出狠話后,相關部門開始聞風而動,甚至成立專門的治理小組。對違法單位進行處罰,企業關停整頓等等一系列措施,這些多少都是實實在在存在的。然而,一段時間后,“治污治污,卻是越治越污”。廢酸傾倒事件發生后,政府組織相關單位進行了治理,但工作一直未完成,還多次發生污染反彈。這明顯是缺少治污的決心和長期對事件的把關盯控。
時至今日,大成縣政府部門也做了表態:“不管任何困難,不惜任何代價,一定要將污染滲坑治理到位。”筆者想說的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不要等到一發不可收拾了,再向百姓、公眾表決心、明態度。長期的污染,已經對周圍的土壤、地下水造成嚴重的污染,要想治理需要耗費多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需要多久才能恢復原有的綠水青山?又誰該為其來買單?
治污不是嘴上喊著口號,擺出聲勢浩大的陣容就能處理好的,而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應該認真面對。此次華北地區出現的滲坑污染,治理已是刻不容緩。當地政府必須改變過去的治污“慢動作”,按照環保部的要求,按下“快進鍵”,立即對滲坑水體、土壤及周邊地下水開展監測,抓緊制定整治方案,加快治理進度;同時,做好信息發布工作,及時向社會公開監測及治理信息,給自己上緊弦、加重壓,盡快把這些危害生態環境和公眾健康的“余毒”排干凈、治徹底,不可“雷聲大雨點小”,錯失良機,還社會一個滿意的交代。(粘孝康)
1月12日,全市召開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動員大會,出臺了《濮陽市2017年持續打好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方案及全市環境治理目標臺賬,明確了今年將突出抓好的12項措施。
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即將迎來“年終大考”,11月15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召開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第三次推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省長陳潤兒出席并講話。
來自河南省環保部門的最新通報顯示,自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啟動以來,該省的空氣指數和優良天數均有明顯改善。8日通報的大氣污染防治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至11月5日,河南全省18個省轄市PM10平均濃度為117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濃度為64微克/立方米,分別同比下降9.3%、14.7%。
“連天線、接地氣,18篇“治污”諍言扛起媒體使命 ”9月10日下午,由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主辦的河南重大主題報道全媒體傳播新實踐研討會在鄭舉行。
擁有超過900萬人口的豫東商丘市,最近被指因治理大氣污染問題“強關飯店、菜市場”。
7月25日,河南廣電全媒體推出“堅決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系列評論以來,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為我省的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營造了強烈的社會輿論氛圍。從播出時間來看,十八地市電臺在全天各個時段對“首篇評論”進行了反復播出,其中不乏“黃金時段”和“次黃金時段”。
“這兩個一個在天上飛,一個在地上跑,空地一體化、動靜結合,這樣在給違法排污的工地施壓時,也能獲取實時空氣污染數據,為我們執法提供更全面、準確的數據”。
163家企業停產,近400家企業限期整改,重壓之下,山東臨沂市猛藥治理大氣污染。
首都空氣質量事關公眾利益,事關國家形象。首都上下正全力以赴做好APEC會議期間的空氣質量保障工作,并抓緊制定明年工作計劃,抓緊啟動一批新的治污工程。
當前,京津冀地區空氣污染狀況日益嚴重,受到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治理空氣污染已成為重大的民生期待。京津冀地區空氣污染治理的難點,不僅在于各地自身空氣污染情況不容樂觀,而且由于日益顯著的區域傳送和相互影響,各地都無法獨善其身。
從3月1日開始,北京正式施行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新版《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與2000年開始實施的《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辦法》相比,最顯著的變化是處罰力度全面擴大,罰則由10條增至40條44項條款。
2月17日上午,溫州瑞安仙降街道的東河迎來一批特殊的冬泳者——當地50多位膠鞋廠老板,沿岸上千人圍觀。在這一年里,當地政府部門狠抓河流治污問題,“投入兩千多萬元,對各條河流進行清淤疏浚,拆除河道違建,減少生活垃圾入河”。
據新華社電環保部7日與全國31個省(區、市)簽署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明確了各地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和重點工作任務,進一步落實了地方政府環境保護責任,為實現全國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提供了堅實保障。
上海一位化工企業主從同行那里了解到,稽查人員經常“光臨”他們這里,可能是因為并沒有“擺平”稽查人員。接受記者調查的多家企業主中,90%以上的人認為,前述企業主反映的環保考核中的“尋租”現象,一定程度存在。
河北省27日召開全省鋼鐵、水泥、電力、玻璃行業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會議稱,將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集中攻堅,突出抓好四個行業涉及521家企業的排污治理,為河北省甩掉污染帽子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