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的昂洞衛生院只是一幢不到400平米的老舊危樓,可用病床僅4張,醫療設備陳舊。可能誰也不會想到,6年后的昂洞衛生院居然入圍英國皇家建筑師協會(RIBA)設立的首屆RIBA國際獎。(新華社 4月9日)
新建成的昂洞衛生院不僅是村民全方位獲得醫療服務的場所,還是村民們開展公共活動,擁抱健康的樂園。可以說,昂洞衛生院的建設正真詮釋了什么是“繡花”精神。我國鄉村衛生院的建設需要“繡花”精神,需要像田蕊院長這樣的優秀“繡工”。
想“繡”好花,先得精巧構思,細致謀劃,胸有成竹才有走線方向。當下的鄉村衛生院建設工作存在不夠重視、不思進取等問題。草草選址、幾間平房、一個醫生便是一所衛生院。基層領導干部必須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鄉村交通不便、地勢偏遠,衛生院的建設必須充分考慮群眾的基本醫療需求。除大病、難病等基層衛生院實在無法解決的病情外,常見病、防疫、療養、康復中心、健康課堂等需要都應滿足;醫療設備方面,除特別昂貴的外,基本的檢查治療設備都要到位。此外,還應重視衛生院的環境建設,利用農村的天然環境優勢,科學選址、精心設計,既滿足公共需求,又突出地方特色,使衛生院成為集醫療、休閑為一體的公共服務場所。
想“繡”好花,需在“繡”的過程中下功夫,針腳細密方能成就精品。近年來國家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少,但由于監督不力,導致腐敗頻發,工程質量問題不少。國家花了錢,人民群眾卻沒有更多獲得感。因此,作為“繡工”的基層領導干部要把好“資金”關、“質量”關。加強對衛生院建設資金和工程質量的監管。防止罪惡的腐敗之手伸向建設資金,防止偷工減料之徒在施工中做手腳,保證衛生院建設足質足量。
鄉村衛生院建設事關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題中之義。希望廣大基層干部像田蕊院長一樣,將“繡花”精神真正貫穿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用良心和匠心換取人民群眾的滿意之心!(秦奮)
扶貧如“繡花”,處處當精準。只有從對象的確定、方法的選擇、成果的檢驗三方面都做到了真正的“精準”,“脫貧”才會名副其實。
四年來,從“絕不姑息老百姓身邊的不良行為”,到“不能開空頭支票”……習近平闡述重大政策、理念,回應人民群眾重大關切。3月10日,習近平來到新疆團與代表們交流,寄語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創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
(記者/陳祥蕉 實習生/黃琳)電視劇《蘭陵王》目前正在浙江衛視、東方衛視、深圳衛視、云南衛視熱播。劇集播出后,不少觀眾的印象產生改觀,認為其將武將的英氣表現得還不錯,“關鍵還是要看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