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面依法治國多次作出重要論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刻回答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近年來,河南按照中央決策部署,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法治建設工作取得了方方面面的可喜成績,司法體制改革穩步推進、社會法治意識普遍增強等等。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全省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干部各司其職、密切配合。
推進法治建設,河南在行動。去年9月,河南省出臺了《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16-2020年)》,提出了今后五年深入推進依法行政的行動綱領,確定了河南省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總藍圖、路線圖、施工圖。12月,河南省又出臺了《河南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實施辦法》……這些都為加快推進我省法治建設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也為實現中原更加出彩創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對于河南省廣大黨員干部來說,一定要強化責任意識,始終把法治建設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以更高的標準、更新的思維、更快的節奏,推動我省法治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
推進法治建設,標準要高、定位要高。標準高才能有動力,定位高才能成大事、創大業。低標準要求,只能使工作平平踏踏;堅持高標準,才能創出一流的業績。加快推進法治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僅憑幾個人或幾個部門是無法實現的,需要河南省各級各部門團結協作、密切配合,需要廣大黨員干部樹立成大事、創大業的雄心壯志,廣大黨員干部要按照河南省推進法治建設的工作部署,積極宣傳法治建設的重要意義,帶頭尊法守法,在工作中高樹標準、查漏補缺、嚴格要求,在法治建設工作中干出名堂、干出特色。
推進法治建設,思路要新、方法要新。思想決定發展思路,觀念決定工作理念。不管形勢如何變化,思想觀念必須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這是與時俱進的內在要求,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不管形勢如何變化,思想必須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這是與時俱進的內在要求,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當下一些政府部門習慣于按部就班、循規蹈矩,不積極探索更高效的工作方式,這其實也是懶政思維在作怪,試想在這種情況下加快推進法治建設定會碰到不小的阻力。我們常說“實踐永不停息,創新永無止境”,其實推進法治建設同樣也離不開創新與實踐。廣大黨員干部必須以創新的精神突破思維定勢、革除經驗主義,要敢于打破常規、勇于超越常規、善于創新發展,敢涉沒有先例的盲區、敢走矛盾復雜的難區,不斷把法治河南建設全面推向前進。
推進法治建設,行動要快、求實求效。快,反映的是一種雷厲風行的精神狀態。事實證明,凡是反應快、落實快、節奏快、雷厲風行的地方和部門,都能搶抓機遇,打開局面,一步先行,步步主動;凡是疲疲踏踏、拖拖拉拉的地方和部門,總是愈拖愈慢、愈拖愈懶、甚至拖垮。當前,河南省正處在發展的轉型期、改革的攻堅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大力推進法治建設,有助于為河南省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對于廣大黨員干部來說,要認真學習貫徹我省出臺的《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16-2020年)》、《河南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實施辦法》等文件精神,做到快行動、快部署、快落實,爭取在推動河南省法治建設中有一番建樹、有一番貢獻。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讓我們迅速行動起來,在河南省法治建設的征程中,解放思想,提振精神,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要求,始終保持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為加快推進河南省法治建設、助力中原更加出彩貢獻自己的力量。(王學明)
民法總則頒行以后,就將展開民法典分編的立法,確保到2020年形成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反映人民意志的民法典。
10月24日,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周漢華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信辦)舉行的座談會上表示,對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法律規范、引領、保護和促進作用要全盤考慮。
8月26日,中國法學會會長王樂泉一行,在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劉滿倉,省法學會會長李新民的陪同下,到省法學會視察工作并召開座談會。
經中央政法委員會批準,由中國法學會組織撰寫的《中國法治建設年度報告(2011)》17日正式公布,這是連續第四年發布關于中國法治建設的年度報告。
“多虧了檢察官的跟蹤問效,使公司項目審批比原計劃提前6個月投產,節省了兩百多萬資金。”興利公司經理劉志高對西峽檢察院幫助自己解決發展難題的事總是念念不忘。
從“繼續革命”到“經濟建設”再到“法治建設”,中國現代化的進程顯示出飽滿的政治意志與自主性。新三十年的“法治建設”尚屬于“普通法治”層面,側重司法權規范建構和普通法律標準化實施,尚未直接或根本觸及“憲制”層面。
中國同世界各國加強溝通協作,將反腐敗國際合作這張“天羅地網”織得更密。今日中國所展示的堅定的法治決心和充沛的法治定力,從一個重要方面向世界證明,奔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腳步穩健堅實。
7月30日,法治河南建設座談會在鶴壁召開。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依法治國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省委關于法治建設的重要部署,總結交流法治河南建設經驗,安排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法治河南建設工作。劉滿倉強調,做好法治河南建設工作,必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突出重點,注重實效。
建筑“短命”,從根本上來說多是人為因素所致。在這個人人都有麥克風的自媒體時代,還應加強公眾的“規劃參與性”, 保證城市規劃的公眾知情權、建議權,充分保障公眾的切身利益,堅定不移地走高效、節約、科學、合理的規劃建設道路。
建設法治中國,就是要破解對公民權利的各種桎梏,把以人為本、公平正義作為法治建設的靈魂,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法治建設的最高目標。建設法治中國,就是要破解對公民權利的各種桎梏,把以人為本、公平正義作為法治建設的靈魂,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法治建設的最高目標。
全國政法工作會議指出,在我們這樣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要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長治久安,最根本的還是要靠法治。政法機關要以構建公正高效權威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為重點,把加強法治建設貫穿于政法工作的全過程,帶頭嚴格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
6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建立憲法宣誓制度是近年來全國人大著力發揮立法引領和推動作用,著重推進重點領域立法的一個縮影。
在令人發指的搶奪兒童案件面前,媒體要保持足夠的冷靜和理性,不能肆意宣泄情緒。
我們應當認識到,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與五大發展理念,都是我們黨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我們還應認識到,“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與五大發展理念是并行不悖的。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以下簡稱為《框架意見》)及相關配套文件12月8日發布,《框架意見》及配套文件對完善審計制度、保障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作出了部署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