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去了六個團組,對一些重要工作做出新部署。其中,對于凈化政治生態怎么干的問題,習近平定了三個抓手,一是抓關鍵少數,二是抓用人導向,三是抓基層,并強調“一個地方要實現政通人和、安定有序,必須要有良好政治生態”。(3月15日 中國新聞網)
其實,政治生態遭到破壞是一個長期緩慢發展的過程,并非一天形成。就拿轟動全國的遼寧賄選案來說,此案中有45名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拉票賄選,有523名遼寧省人大代表涉及此案,涉及人數如此之多,政治生態就是一點點被污染,人心渙散,弊病重生。然而政治生態是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的綜合體現,政治生態好,人心才順,正氣才足。
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抓好領導干部是關鍵。各級領導干部要強化使命擔當,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在營造良好政治生態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要帶頭廉潔自律,自覺依法用權、秉公用權、廉潔用權,堅決杜絕“上級對下級,哄著護著;下級對上級,捧著抬著;同級對同級,包著讓著”。
所謂“治國之要,唯在用人”,抓好用人導向是保障。黨要管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組織保證。必須嚴格標準、健全制度、完善政策、規范程序,選出讓干部組織放心、群眾滿意、干部服氣的人才,堅決杜絕“不跑不送、原地不動;只跑只送,暫緩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
所謂“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抓好基層是樞紐。中央反腐力度不減,但至今仍不乏出現基層侵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的事件,要重視基層風氣問題,下大氣力整治發生在老百姓身邊的不良行為,對隨意插手基層敏感事務、截留克扣基層物資經費、處事不公、吃拿卡要、侵占群眾利益等問題,必須嚴肅查處,絕不姑息,堅決杜絕“臉難看、門難進、事難辦”。
政治生態污濁,從政環境就惡劣,政治生態清明,從政環境就優良。政治生態跟自然環境一樣需要時刻維護,一旦破壞,恢復起來起來需要付出巨大代價。各級干部要做好凈化政治生態的排頭兵、先行者,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劉玲源)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習近平總書記“兩會新語”之“長”字篇,就是要全黨上下發揚“鍥而不舍”的精神,打一場民族復興的“持久戰”。
今年的兩會,可以說是滿滿的“干貨”,從“部長通道”到會場,從“會場鏡頭”到“場外鏡頭”,從線下民生到線上民生,處處都透露出了“民生”二字,也凸顯了“人民”二字的重量。
愿我們各級政府,把厚植民生作為首要工作任務,從細、從小、從實、從惠入手,采取措施扎實推進、擲地有聲,如李克強總理囑托,該給群眾辦的實事一件也不能少。
干部們只有在日常工作中靜下心來,多去思考問題所在、百姓所需,將各項工作的軌道對接,加快推進工作發展,著力解決問題,才能不斷增強老百姓的獲得感,構建更加美好的中國。
總書記連續五年在上海團談到創新,寓意深刻,旨在希望黨員干部要有“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行使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把黨的方針政策同實際有機結合起來,開拓創新,謀劃發展,開辟發展新途徑,突破常規,出奇制勝,以創新促發展。
用法律的利劍來懲處不法行為,維護公平正義,這是時代的擔當,也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
來自最基層的數據,才會真實可信,才是群眾的真實心聲。當群眾的訴求能通過暢通的渠道獲得表達,才會油然而生一種獲得感。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邀請15位部委“掌門人”召開記者會,回答提問。每一場記者會都包含了許多內容,小編精心整理出精華版,100個問題基本涵蓋了15場部長記者會的干貨,與大家分享
兩會“干貨”是擰干水分的“民意”,也是政府施政的重要參考標準,只有順應民意,制定的正常方能合乎民心,才能讓惠及民生的“兩會紅包”真正地成為群眾喜歡收的“紅包”。
“部長等記者”并非只是身份上的變換,而是一種作風上的變化,一種態度上的變化,從被動問到主動等待問,是執政理念上的轉變,是服務態度上的更新,是主動作為的新標桿,讓兩會在一種透明、公開的方式下打開。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到795萬人,再創歷史新高,而城鎮新增就業預期目標比去年多100萬人,就業壓力可想而知。全國人大代表、東莞鼎泰鑫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馨,16歲從南陽新野農村奔赴廣東,從打工妹一步步成長為公司董事長,如今管理員工近2000人。
在3月13日的全國兩會河南團小組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徐筱薌呼吁,為了讓老百姓感受到司法公正,建議最高檢對全國刑事案件執行巡視檢查工作要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
國家戰略疊加,河南機遇爆棚。一夜之間,這么多的機遇、這么多的優勢、這么多的任務都交給了河南?河南該怎么消化?如何把機遇變成商機,把資源優勢變成經濟優勢?如何面對發展轉型過程中的甜蜜疼痛?如何讓老百姓在戰略機遇中有更都的幸福獲得感?
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斷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做到懲治腐敗力度決不減弱,零容忍態度決不改變,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這場正義之戰。
3月10日傍晚,陜西安康旬陽縣的高一學生楊康結束一周住校生活,回到爺爺奶奶家。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給出了過去一年脫貧攻堅的成績單: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240萬,易地扶貧搬遷人口超過240萬;棚戶區住房改造600多萬套,農村危房改造380多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