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十分牽掛困難群眾。在四川團,他指出,“脫貧攻堅越往后,難度越大,越要壓實責任、精準施策、過細工作”,“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全過程都要精準,有的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在新疆團,他強調,“要全面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代表委員們表示,要集中力量攻堅克難,更好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3月12日 《人民日報》)
這篇題為《脫貧攻堅 全過程都要精準》的綜合性新聞在《人民日報》頭版看出后,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特別是“繡花”理論再配上“全過程都要精準”,就更能體現出脫貧攻堅中“精準”的重要性。就“繡花”而言,該如何“下針”,如何“行針”,又如何“收針”,都必須做到精準,繡出的作品才沒有“敗筆”。那么,在脫貧攻堅中,我們又當如何做到“全過程都要精準”呢?
一是要精準“下針”。繡花時,每一針該下到什么地方,是有規律的,倘若亂下針,可能繡出的就不成其“花”了。也就是說,從扶貧對象的確定,就要從精準入手。比如有的所謂“貧困戶”,確實房屋破舊,經濟收入不高,生活水平低下,但家中既無天災也無人禍,基本都是勞動力,完全是自己好吃懶做,整日游手好閑導致有些“貧困”,這就并非“真貧”。也有的領導干部總把目光放在自己的親戚、朋友上,隨意確定其為“貧困戶”。這兩種現象都是領導干部的主觀決定的,不去廣泛征求民意,僅憑破舊房屋或關系不錯,就將其列入“精準扶貧”的行列,這樣“下針”就不精準了,直接影響了“繡花”全局。
二是要精準“行針”。在“行針”的過程中,“針腳”的疏密、顏色的搭配都要恰到好處,繡出的作品才會栩栩如生。自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雖然媒體上關于“扶貧先扶志”之類的輿論很多,各級也要求扶貧方法不能“一刀切”,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有的領導干部怕麻煩、圖省事,就只管經費的劃撥。這樣一來,遇到前面說的那種“好吃懶做”之輩,恐怕那點扶貧資金還不夠幾天的“打牌錢”。因此,在“扶貧方法”上就需要另辟蹊徑,怎樣去“扶志”,怎樣去因地制宜搞創業,都需要實地調研,才找得準脫貧的“突破口”,做到精準“行針”。只有這樣,我們的扶貧“作品”才會和諧而充滿生機。
三是要精準“收針”。“繡花”結束,應如何“收針”才能夠鞏固成果,仍然是值得深思的問題,“針”沒收好,就可能出現掉線,甚至散架。因此,該如何“脫貧”,責任就落到了有關監管部門肩上。檢查驗收扶貧成果時,有的根本不深入基層,走進群眾,而是看資料,查數據,只要資料整得好,數據湊得準,扶貧工作就出色。而面對少數“無賴”百姓的無理“投訴”“舉報”,有的上級不是去做認真的調查,而是一味責備、懲罰最基層的干部,很大程度上助長了歪風。如果考核扶貧成果能夠真正走進群眾,真切感受扶貧前后的變化,再來確定是否“退出”,才是精準“收針”的體現。
扶貧如“繡花”,處處當精準。只有從對象的確定、方法的選擇、成果的檢驗三方面都做到了真正的“精準”,“脫貧”才會名副其實。黨員干部們,都趕快行動,拿起“針”來,精準“下針”“行針”和“收針”,“繡”出萬里河山風光美,“繡”出小康生活比蜜甜,“繡出”社會和諧人歡樂,“繡”出神州大地錦繡春!(何竹梅)
2015年12月19日,恒大集團結對幫扶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扶貧團隊通過對大方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大數據分析發現,像小起敏這樣農村貧困家庭的留守兒童、孤兒和困境兒童,一共有4993名。
精準扶貧就是主宰國家命運的一場全國性的“前哨戰”,而考核脫貧工作的第三方評估機制就是打贏這場戰爭重要的后勤補給,相信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精辟總結脫貧攻堅有益經驗,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進一步指明主攻方向、作出重點部署,為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提供了根本遵循。
現代社會治理是符合民主、法治、協作、發展等現代化政治理念及其特征的治理,農村貧困治理從傳統粗放式向現代精準式的轉變,體現了我國扶貧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多元化和發展性。
1月8日晚,淅川縣召開迎接國家精準扶貧工作成效第三方評估緊急會議。會議強調,距離國家評估組進駐淅川縣開展第三方評估工作還有不到三天時間,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全縣各鄉鎮、各部門要全力以赴,群策群力做好評估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2016年唐河縣先期在大河屯鎮、源潭鎮、郭灘鎮、湖陽鎮建設扶貧糧倉,目前規劃設計和征地拆遷正在加緊推進中。同時對現有所有糧倉進行改擴建。2017年5月底前唐河縣將建成31萬噸標準化優質糧倉,作為扶貧產業基地投入使用。
黨中央大力開展的精準扶貧,毫無疑問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作。歸根結底,這項工作最終將在基層落實。
只有解決了貧困問題根源,才能讓貧困地區民眾都能得到幫助,讓最需要政府關心的群眾得到實惠,讓貧困地區的人們都能過上小康的生活。
智慧精準扶貧系統依托中國移動在IT和數據方面的資源及能力,具備精準識別、精準匹配、精準幫扶與精準管控等功能,可以實現貧困組織(縣/村等)、貧困戶、貧困人口的精準識別。
10月30日上午,確山縣竹溝鎮西王樓村委大院里,著名相聲演員、河南衛視推出的國內首檔使命類大型公益扶貧節目《脫貧大決戰》特約記者和公益觀察員牛群,宣布西王樓村第三屆“美麗羊”大賽一等獎花落誰家。
虞城縣聞集鄉結合自身條件和產業優勢,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因人定方,貫徹差異化和個性化幫扶脫貧理念,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以轉移就業和產業扶持為突破口,在精準扶貧的道路上探索出一條卓有成效的新路子。
為推動精準扶貧工作深入開展,解決貧困村群眾就醫難問題,10月21日,經駐馬店市財政局積極協調,邀請市中醫院的專家來到市財政局扶貧點--蟻蜂鎮小鄧莊村開展為期一天的扶貧義診活動。
扶貧路漫漫其修遠兮,還需自上而下轉變觀念,以“精準”為筆,以“真心”為紙,凝心聚力,一絲不茍,才能實現脫貧攻堅的夢想!
幸福夢連著小康夢,小康夢連著中國夢,創新扶貧模式,堅定脫貧決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才能搞好精準扶貧工作,早日致富。
臨近年底“摘帽大考”,蘭考扶貧干部的工作是否扎實?脫貧效果究竟如何?今天,央視綜合頻道和新聞頻道并機直播的《朝聞天下》欄目推出了七集系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