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建設,沒有休止符。“要把嚴的要求落實到黨的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把好用權‘方向盤’,系好廉潔‘安全帶’”,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上海代表團、遼寧代表團、四川代表團審議時,對全面從嚴治黨、凈化政治生態作出了重要指示。(3月10日 人民日報)
從嚴治黨,始終應該貫徹到黨內的每個關鍵環節。三年前開展“三嚴三實”開始,作風轉變的快車道已經鋪就。只要把“嚴”和“實”系在一起,綁在一塊,注定會營造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這也是社會經濟和諧快速發展的基礎。
從嚴治黨,關鍵要管住“黨員干部”這個少數,我們應該有一個跳出框框看大局的思維,不僅要求“高級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更要擴展到所有黨員干部的這個少數,有時候,一些干部覺得“關鍵少數”劃不到自己身上,其實這個觀點應該是錯誤的、本身就已經將自己的政治標準降了規格,在價值觀、人生觀的取向上掉了標準,這本身就是思想滑坡的標識,有了這種傾向,必然導致后續的一系列行為的失準,甚至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層層傳導壓力,壓實黨委主體責任,形成以上率下的良好氛圍。”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副書記單良鴻代表說,黨委(黨組)要按照中央指示,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一級抓一級,并防止把傳導壓力變成推卸責任。這一年來,當地開展各類黨風廉政建設活動,就是要把廉潔意識種在黨員心里?!皣馈弊之旑^,就是要把這種責任主體弄清楚,把標準、底線豎起來,把干部的形象豎起來,這樣也有利于形成一種“一級帶著一級干、一錘接著一錘敲”的氛圍。
從嚴從實管理干部,觸到基層的變化就是“村子的建設駛上快車道,村風文明,村容整潔,我們村人均年收入超過10萬元?!边@些都是在從最底線的部分來展示了政治生態的新氣象。即便是這樣,作風建設,也永無休止符。從嚴從實管好干部,不能有換換氣、歇歇腳的心態,永遠在路上,政治生態會更好。(孫偉)
領導干部要結合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旗幟鮮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
政治生態的實質是要維持政治權力和個人權利之間的動態平衡關系,研究政治現象、政治問題及其政治規律。黨員往往擔任領導干部和基層公職人員,由于其手中公共權力缺乏制度監控和制約,導致政治腐敗現象,嚴重破壞政治生態的平衡性,既不利于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有背于我們黨的“初心”,有損于“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也不利于我國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建設。只有正確把握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黨紀反腐與國法反腐、黨員干部權力與群眾民主權利、黨員干部權力與責任、從政風險與良性政治生態等一系列辯證關系,才能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構建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
凈化優化黨內政治生態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管齊下。當前,要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結合,抓住對黨內政治生態有重要影響的問題狠下功夫,努力實現黨內政治生態風清氣正。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構建黨內良好政治生態的關鍵。黨要管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
嚴格自律為新時期領導干部的為政之道、做人準則,更是領導干部的立身之本、成事之要。
清正則心境高雅,清正則正氣充盈。對于一個地方來講,政治生態好,干事氛圍就好。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找準方位,明確方向,謀定方略,用改革打開轉型口子,用創新確立先發優勢。
制度建黨是建黨的基本原則,補齊制度短板,才能扎緊制度的籠子,夯實規矩的城墻,織密反腐防腐的電網,讓制度發揮應有的作用,不斷凈化政治生態,最終形成綠水青山、森林茂密、風清氣正的政治氛圍。
自2014年6月被習近平首次公開提出以來,凈化“政治生態”成為了中共黨建的一項迫切又極為重要的任務。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始終保持對腐敗的高壓態勢,寸步不讓、鐵腕反腐,政治生態逐漸走向清朗。
實現“十三五”宏偉目標,時間緊任務重;需要 凝聚共識,充分發揮一切積極因素,為干事創業提供良好的氛圍。圖為:2016年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民建、工商聯界委員并參加聯組討論。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而凈化政治生態,營造廉潔清正的從政環境,就必須清理各種拉幫結派的“圈子文化”。
實現不敢腐既是短期的政治任務,關系到反腐的公信力,又是長期的建構工程,關系到反腐的長效性。實現不敢腐的目標不僅僅在于重拳反腐,更在于加強反腐敗立法,實現黨規黨紀與國家法律的有機銜接。
據悉,2016國家公務員考試的面試環節將首次全程錄像錄音,無疑為平民子女帶來了福音。
“三嚴三實”側重于“破”,體現了“破”和“立”的辯證統一;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同樣要做好“破”和“立”這兩篇文章。優化黨內政治生態,全面從嚴治黨,也必須堅持“破”“立”并舉,切實做好“破”和“立”這兩篇文章。
劉云山指出,政治生態是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的綜合反映,影響黨員干部的價值取向和為政行為。劉云山指出,營造良好政治生態,首先應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彰顯黨內政治生活的本質,發揮好鍛煉黨性的熔爐作用。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政治生態惡化,必然助長官場陋習,滋生腐敗毒瘤,敗壞社會風氣;政治生態良好,則有利于形成清正廉潔、克己奉公、勤政為民的從政氛圍。凈化政治生態,首先是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推進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