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強調“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領導干部家風建設,正在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抓手。(2月21日《人民網》)
家風,是個人道德品格養成的基石,亦是國家和民族素質提升的沃土?!睹献印吩疲骸疤煜轮驹趪瑖驹诩?,家之本在身。”好家風有助于子女成長成才,造就和睦家庭。一個社會良好與千萬家庭的良好家風密切相關,黨風政風也與領導干部家風緊密相連。家庭既是避風的港灣,更是修身之樂園。古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建設好家庭是第一環。
“德澤源流遠,家風世澤長”,好家風才有好家道,讓家人終身受益。毛澤東有著名的“三原則”,要求子女學會“夾著尾巴做人”;周恩來針對親友“進京做事”,定下“十條家規”,不謀私利,不搞特殊;焦裕祿“書記的女兒只能帶頭艱苦,不能有任何特殊”的家規,成為子女一生的驕傲。無論是一代偉人,還是優秀黨員干部,他們良好的家風帶出廉潔的作風,又以廉潔作風涵養著良好的家風。
大量事實表明,家風建設對領導干部來說至關重要。然而,在黨員干部隊伍亦不乏忽視家風、淡忘家訓之輩,家風敗壞往往成為腐敗墮落的催化劑。從查處的一些腐敗案件來看,有的一人當官、全家斂財;有的前門當官、后門開店;有的裙帶攀附、雞犬升天……不少都帶有“全家腐”甚至家族式腐敗的特征。這一幕幕“家族式腐敗”活劇,貪官們在悔恨之余,為時已晚,透露著令人驚愕、叫人痛心的荒唐.
林則徐曾說:“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留下萬貫家財,不如立下好的家風。領導干部默許、縱容家人貪腐,終究難免傾家蕩產、鋃鐺入獄,淪為“階下囚”,毀了前程、破了家庭、害了子孫,更損了黨的形象。把財富特別是不義之財傳給兒孫是家族敗亡之策,唯有把道德、品行、清白、詩書傳給兒孫方能百世流芳。
因此,黨員干部必須涵養良好家風,從關注小節開始,從小處入手,從小事做起,細察家屬子女的異常之舉,關注家屬子女的社交圈子,做到見微知著、防微杜漸,并在工作生活中,時時處處帶好頭樹好榜樣。同時,還要加強“身邊人”的廉政教育,端正家風,使親屬樹立正確價值觀,深刻認識到腐敗對家庭的危害。唯有如此,才能建設好自己的家。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領導干部必須明白,在“家”與“國”的辯證關系中,“小家”為“大國”之本,“大國”為“小家”之基,如此才有了“國是千萬家,有國才有家”的樸素道理,才有了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家國情懷。良好家風孕育和諧的“小家”才能“萬事皆興”,才能為我們共同的國家鋪筑穩定的基石,才能為中華民族的興盛夯實發展的基石。同時,也只有國家強盛,才能保障萬千家庭的安康幸福,才能確保億家庭的凝心聚力、共融共進。(李莎莎)
天的黨員干部更要加強家風建設,讓好家風言傳身教、潤物無聲,滋養出一片好的作風、黨風和政風。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更是時代的需要,讓我們學習全國“最美家庭”的良好家風。
黨員領導干部不僅自身要做廉潔自律的表率,還要培育良好家風,嚴格約束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自覺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
習近平總書記12日在京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深情闡述了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性。
寒冬時節,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
“家風純正,雨潤萬物;家風一破,污穢盡來?!奔绎L是民風社風作風的基礎,家風好,則民風淳,社風清,作風正。今年以來,舞鋼市通過推動傳統文化與家風的融會貫通,著重倡樹清廉家風,以家風正民風,以家風清社風,以家風促作風,涵養風清氣正的社會正能量。
良好家風的形成,除了干部自律,子女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因此,黨員干部必須思考子女教育如何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