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強調“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領導干部家風建設,正在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抓手。(2月21日 人民日報)
親情本應是家人和睦、其樂融融,親情本應是相互扶持、共創幸福,親情本應是家風醇正、健康向上,這才是真正的親情,這才是良好的家風。可惜,近年來,在少數領導干部身上,親情被蒙上了灰塵,仍然奉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導致“父子兵”“夫妻檔”“全家腐”,看似一時風光無限,最終只會慘淡收場,令人唏噓不已。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為家人創造更優越的生活,讓子女接受更良好的教育,實屬人之常情。然而,領導干部擁有令人羨慕的權力,可以帶來豐厚的利益,如果不能慎重對待,不能涵養好家風,一旦放縱任性,將會讓家庭走上不歸路。
在培育好家風方面,老一輩革命家給后人樹立了學習榜樣。陳毅不僅自己兩袖清風,對子女更是嚴加管教。在著名的《示兒女》中寫道:“應知學問難,在乎點滴勤。尤其難上難,鍛煉品德純。人民培養汝,一切為人民。革命重堅定,永作座右銘。”焦裕祿得知兒子逃票“看白戲”后非常生氣,當即帶兒子去戲院補票,自己還在縣委常委會上作檢討,并制定了領導干部“十不準”,提出干部和家屬都不能搞特殊化。
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而是關乎黨風政風的大事。對于領導干部來說,如果小家都治不好,何談治大家呢?因此,涵養良好的家風,是每位領導干部的“必修課”。首先,領導干部要言傳身教,當好表率。只有自己以身作則、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才能為家人做出好榜樣,才有說服力。其次,領導干部要約法三章,從嚴治家。家教是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人生價值的奠基石。好家規促使家人健康成長,家族興旺發達。再次,領導干部要以學興家,明辨是非。要在家庭中營造一種崇尚學習的良好氛圍,讓自己和家人在書中豐富知識,提升素養,獲得更多的啟迪和收獲。最后,領導干部要愛必其道,為計深遠。當原則碰到私情,必須堅守無“二重天”,要及時制止和糾正,絕不能放任自流,更不能充當“保護傘”。
古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今天的黨員干部更要加強家風建設,讓好家風言傳身教、潤物無聲,滋養出一片好的作風、黨風和政風。(李逍遙)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更是時代的需要,讓我們學習全國“最美家庭”的良好家風。
黨員領導干部不僅自身要做廉潔自律的表率,還要培育良好家風,嚴格約束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自覺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
習近平總書記12日在京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深情闡述了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性。
寒冬時節,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
“家風純正,雨潤萬物;家風一破,污穢盡來。”家風是民風社風作風的基礎,家風好,則民風淳,社風清,作風正。今年以來,舞鋼市通過推動傳統文化與家風的融會貫通,著重倡樹清廉家風,以家風正民風,以家風清社風,以家風促作風,涵養風清氣正的社會正能量。
良好家風的形成,除了干部自律,子女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因此,黨員干部必須思考子女教育如何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