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十三五”促進就業規劃,推動穩定和擴大就業打造高素質勞動者隊伍;部署進一步做好困難群眾生活保障工作,兜住基本民生底線。(澎湃新聞)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新”已被提到國家戰略的高度。特別是當今信息化時代,人們生產生活方式依賴于高科技手段,日新月異、變化萬千,那么要想社會安定有序、經濟健康發展、人民群眾幸福感提高就必須讓政策走上“創新”道路。政策是發展的“風向標”,只有創新的政策才能引領創新發展、可持續發展。
兜住基本民生底線,只靠慰問扶持是遠遠不夠的。如果說慰問扶貧只是解“燃眉之急”,只是“杯水車薪”,那么扶貧引入創新機制才可以“細水長流”,才是從根本上打好扶貧“攻堅戰”。一方面“育人”是“兜底民生”的源泉。人才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源動力,攻堅扶貧也不例外,除去一些既是孤寡老人也是老弱病殘之外,其他家庭,特別是有年輕人的家庭完全可以通過對其進行培訓,讓其或是上崗就業或是自主創業,讓其家庭有源源不斷的收入,才能徹底脫貧。
另一方面“創需”是“兜底民生”的底蘊。讓貧困人員練得一身本領也需要“用武之地”,那么就需要在社會環境中創造“需要”,讓社會環境更加公開、公平、公正,為人才創造用武之地也是扶貧的必然要求。讓就業不歧視、讓創業門檻低、讓扶持力度大,就是為徹底脫貧奠定基礎。
脫貧攻堅戰不同于改革創新戰,不是常說常新,而是需要越做越少,最好是取得徹底勝利,讓扶貧成為“歷史”。要想實現這一艱巨的任務,除去貧困人群自身努力,還需要環境給力,畢竟“人和”也需要“天時地利”才能實現效益最大化,那么用好“創新”就是這關鍵一招。(胡臣臣)
1月11日,全省脫貧攻堅第二次推進會議在鄭州召開。蘭考縣、滑縣、臺前縣、平輿縣縣委書記作典型發言,漯河市召陵區、澠池縣、尉氏縣、鶴壁市山城區縣(區)委書記作表態發言。
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在提高脫貧攻堅成效。不僅要精準識別貧困戶,更重要的是精準識別貧困成因,不搞一刀切,也不能犯急躁癥。
近日,河南省脫貧攻堅督查組到淅川縣就2016年脫貧攻堅精準識別、精準幫扶、扶貧資金、減貧成效四個方面的工作進行全面督查,并召開脫貧攻堅工作匯報會。
近期,省脫貧攻堅工作督查組蒞臨唐河縣督查2016年度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重點督查精準識別、精準幫扶、扶貧資金、減貧成效四個方面工作。
督導組以現場考核、實地考察,查閱資料,聽取匯報,一對一訪談等方式,詳細了解西峽縣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進而為全省第二次脫貧攻堅推進會做準備。
唐遠游要求,要持續提高認識,將脫貧攻堅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頭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各級黨委政府和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謀劃研究、安排部署、督促落實,確保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有“實力”才會有底氣,工作扎實才能檢查不怕,面對扶貧攻堅督查組這些“挑刺工”,不躲避也不應付,而是以“歡迎”的態度。
在當天的成立大會上,河南省扶貧辦副主任汪繼章宣讀了河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謝伏瞻為基金會成立作出的重要批示。” 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劉春良,省政府副秘書長胡向陽,省人大常委會委員、農委副主任委員、省扶貧辦原主任、黨組書記、基金會發起人張成智等領導和愛心企業代表參加會議。
會上,各縣(區)副書記或主管副縣長匯報了近期脫貧攻堅工作進展情況;商丘市脫貧攻堅一線指揮部各工作組匯報了近期工作開展情況并對各縣(區)相關工作進行點評。
今天是我國第三個扶貧日。昨日,記者從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獲悉,今年以來,我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一個統攬、兩個率先、三個強化、四個突出、五個落實”,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已取得扎實進展。
10月16日,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召開,習近平作了重要指示。吳樹蘭滿腔熱情扶貧16年,2010年7月和2014年3月先后兩次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在商水縣、新蔡縣、確山縣直接幫助11萬貧困人口脫貧。
睢陽區建檔立卡的貧困村共29個,分布于13個鄉鎮。通過轉移就業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危房改造和社會保障等措施,2014年、2015年,已有10個村脫貧出列,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也從6900戶、16267人,減至5740戶、12779人。
2016年“大學生圓夢行動”全面啟動后,通過學校推薦、團組織選薦和學生自薦相結合的方式,工作人員深入學生家中走訪慰問,認真核實,層層把關,最終確定受助學生名單。
習近平總書記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發出了“扶貧開發到了攻克最后堡壘的階段”的總攻令。
記者從確山縣委宣傳部獲悉,今年上半年確山縣將扶貧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擺在各項工作的突出位置,結合確山縣實際,扎實有效地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