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里還真有不要錢、不要物的!”山西省岢嵐縣文化局副局長馬曉明就碰上了這么一件“奇事”。岢嵐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縣里扶貧工作會一開完,馬曉明就趕往水峪貫鄉娘娘廟村,與他幫扶的3家貧困戶對接。第一次上門“認親”,總不能空著手,臨行前,他帶了600元錢和3袋白面。可入戶“認親”卻出了點意外——前兩戶都高高興興地收下了,到了劉順喜家卻被拒絕了:“吃救濟,餓斷氣。當貧困戶不光彩,我不能要!”(1月8日《人民日報》)
給貧困戶送救濟物品,卻遭到了貧困戶的拒絕,原因竟是認為“貧困的帽子不光彩”,自己有能力脫貧,這無疑是令人意外又讓人深思的。每個貧困戶都應該有“貧困的帽子不光彩”的認識,也應該具有自主脫貧的覺悟思想和積極意識。
年終歲尾,又到了慰問貧困戶的時候。每年這個時候,各級領導干部都會深入農村,走村串戶,為貧困戶送錢送物,幫助他們度過難關,過一個幸福快樂的春節。很多貧困戶面對領導慰問,大多都是欣然接受,感激涕零,可是如今,領導慰問卻遭遇著“閉門羹”,這實在出人意料。對于這種行為,這位貧困戶給出的理由是,“貧困的帽子不光彩”、“脫貧還得靠自己,再過兩年我準能翻起來!”這樣的話語不僅是一種積極的心態,也是一種脫貧覺悟,不等不靠,不依賴政府救濟,依靠自身的能力自主脫貧,而且有信心,有目的,有計劃,讓人感受到了其擺脫貧困的決心和信心。
很多時候,一些貧困戶往往缺乏這樣的積極意識,過度依賴政府救濟,等靠要,甚至一味的向政府索取度日,而不注重尋求脫貧致富途徑,甚至養成了好逸惡勞,好吃懶做的習氣,政府救助不到位,就大吵大鬧,制造事端,擾亂社會秩序,這種消極脫貧的行為既可悲又可恨。
相比之下,這位貧困戶卻對貧困有著清醒的認識,認為“當貧困戶不光彩”實在很難得。正是對貧困有著這樣的基本認識,感到羞愧,其才會拒絕政府的救助。再者,其拒絕政府救助并非意氣用事,也非無的放矢,而是有著具體的計劃,“我和二兒種的40多畝地,除了留足全家吃的,每年能富余3萬塊錢。過兩年等孫子、孫女利索了,二兒也能出外打工,每年最少還不收入四五萬元”,這樣的計劃展現出其擺脫貧困是根據,有著現實支撐的,絕非貿然的沖動,也不是空談。
其實,一些時候,貧困在所難免,畢竟生活中有著不可預料的“意外”,比如災害,疾病等,這些都可能導致一些原本生活還算可以的家庭瞬間陷入到貧困的環境中。但是很多時候一些貧困只是階段性的,只是暫時的,只要自己肯努力,有信心有決心,擺脫貧困就指日可待。就像這位農戶一樣,因為兩個兒子娶媳婦,又添加了孩子,導致全家一時經濟拮據,陷入到貧困中,但是這種貧困只是短暫的,是可以改變和擺脫的。因此,其才會拒絕政府的救濟,這種拒絕讓人看到了其脫貧的信心和擔當,看到了脫貧的曙光。
雖然國家近些年加大了扶貧力度,但是脫貧卻不能只依靠政府力量。作為貧困戶,應當有“貧困不光彩”的意識,也應該堅定信心,積極努力,想辦法、找出路,變被動為主動,這樣才能在生活中和思想上都徹底擺脫貧困。(朱雀丹心)
斬斷伸向脫貧資金的“黑手” 必須挺紀在前,保證脫貧攻堅“最后一公里”風清氣正。
扶貧資金后續監管也必須跟進。龐大的資金下放后,資金流向的透明、公開以及使用的精準高效必須落實到位。
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公報明確,“嚴肅查處扶貧領域虛報冒領、截留私分、揮霍浪費行為,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保障”。從近年來查處曝光的扶貧領域腐敗問題看,“碩鼠”數量多、分布地域廣,說明在扶貧領域黨風廉政建設還存在薄弱環節。
同一時間,農業銀行蘭考支行副行長牛貫坤正忙著擴大扶貧富民工程的計劃,100多個企業的篩選工作讓他們累并興奮著。
十二五”期間,河南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關于扶貧開發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責任、擺在突出位置。
日前,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扶貧開發投入力度,要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要求相匹配。
2015年4月29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公開宣判國務院扶貧辦外資項目管理中心原主任范增玉一案。2009年至2010年間,范增玉接受丁羽心請托,為其提供向國務院扶貧辦組織的扶貧項目捐款的機會,以樹立正面形象,逃避有關部門查處。
解決這一核心矛盾的關鍵,還是建立分權式的使用、監管和考核制度,讓扶貧資金的使用、監督與經營主體分離。國務院扶貧辦近日下發了《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實施方案》,要求對貧困戶和貧困村做到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和精準考核,引導各類扶貧資源優化配置,實現扶貧到村到戶。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強財政扶貧等保民生資金管理和公共資金審計監督。李克強指出,必須堅持改革創新,注重健全制度機制,筑牢扶貧資金管理使用的“高壓線”。
信陽市潢川縣就潢川縣今日技工學校騙取國家扶貧專項資金一事作出情況說明,涉嫌違紀的潢川縣人社局副局長劉建等6名責任人被責令停職,接受組織檢查,今日技工學校負責人潘家明已經歸案。
堅持案件查辦為引領,嚴肅查處扶貧領域虛報冒領、截留私分、揮霍浪費、優親厚友等問題。通報了寶豐縣觀音堂林站觀音堂村原村主任慶民政騙取國家扶貧資金18萬元問題、魯山縣倉頭鄉趙竹園村黨支部書記秦應選等人騙取危房改造資金案件,起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法紀效果。
6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國務院扶貧辦在河南省信陽市新縣舉行“全國檢察機關、扶貧部門‘精準扶貧、廉潔為民’百日專題警示宣傳教育基層行”啟動儀式。
黨建專家建議,貧困地區更要加大經費投入、加強陣地建設,保證基層黨組織工作有力量、辦事有經費、活動有陣地。近年來,一些地區加大對貧困村基層黨組織的財力、人力保障,激發其活力,增強基層干部謀事創業、帶領百姓發家致富的熱情。
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扶貧攻堅戰的第一年,按照計劃,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將一道邁入全面小康。
“精準脫貧,不落一人”,如何啃下全面脫貧這塊“硬骨頭”?這就需要緊緊抓住“資金”這一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