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之要,貴在廉潔,廉潔之本,貴在自律”。廉潔自律是黨和人民對領導干部最起碼的要求,也是領導干部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道德準則。新時期領導干部要自覺筑牢反腐防線,爭當清正廉潔的表率。
要堅定信念,守得住根本。理想信念是精神的支柱,奮斗的力量,前進的坐標。領導干部不能背棄正確的理想信念,勿意志衰退,追求享受,給自己留“后路”。不能背離了理想信念,丟掉了黨性原則,產生扭曲的攀比心態,把金錢視為最高追求,不能有錯誤的世界觀。領導干部要不斷學習,堅定理想信念,切實解決好人生、入黨、掌權等重要問題,始終保持正確的人生航向,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要堅決拒腐,經得起誘惑。領導干部掌握權力,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慎交朋友,始終以黨紀國法對照檢查自己的行為,抵擋得住各種誘惑。慎用手中的權力,不偏離人生的正確軌道,要自覺接受黨組織和群眾的各種監督,保證執好政、掌好權。要管好自己的親屬,家庭是廉政建設的第一道防線,保持一個良好的家風,不僅要管好自己,保持公仆心,同時也要管好自己的親屬,不縱容親屬利用自己的影響謀取不正當利益。
要堅持原則,擺得正心態。領導干部不能認為“付出太多,得到太少”,不能產生“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念頭,要“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要有平常心,正確對待名利,正確對待得失,正確對待社會現象,不放松要求,不隨波逐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做到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清清白白做官,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做到不義之財不取,不凈之地不去,不潔之事不干,努力做一個人民群眾擁護的領導干部。(胡喜慶)
領導干部只有常懷“空杯心態”,才能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知識、水平、能力的欠缺,始終保持對知識恐慌、本領恐慌、業務恐慌的緊迫感,自覺把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工作責任和精神追求。
領導干部的修養、行止,也需要把握好這樣的辯證法,既要知足又要知不足,在此基礎上,有所為有所不為。
在應對輿論風波時,領導干部總是“畏首畏尾、躲躲閃閃”,以為回應會導致“此地無銀三百兩”的結果,卻終究忘了“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的古訓。
1.省級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民主黨派機關、人民團體、事業單位、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副處級以上干部。2.市縣兩級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民主黨派機關、人民團體、事業單位、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副科級以上干部。
領導干部要在行動上做到言行一致,用誠信架起黨和人民群眾之間聯系的橋梁,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領導干部要當好“關鍵少數”,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樹立一個良好的“風向標”,使廣大干部見賢思齊蔚然成風,爭做群眾的貼心人。
領導干部履新要深入基層一線走訪,展現出干實事創事業的信心和魄力。
以“身邊人”為鏡,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誘惑,守得住清貧,既讓自己守住法紀的底線,更確保“身邊人”不違紀違法。
不管是為了領導干部安全的自我保護出發,還是從領導干部個人素養的全面提升為升官加爵打下堅實的基礎而言,都無疑是一個需要學習的理由。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把手”作為總指揮,是一個單位部門的精髓之所在,是一個全局總攬的角色。
面對新媒體時代的多元聲音、多樣訴求,具有良好的新媒體素養,也是領導干部的執政能力的體現。讓更多領導干部敢于觸網、敢于發聲,需要有健康的政治生態和官場文化。讓更多領導干部敢于觸網、敢于發聲,需要有健康的政治生態和官場文化,也需要更多高級別官員作出表率。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領導干部要加強讀書學習,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
領導干部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首先必須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從而堅定自己的立場,做好帶頭示范作用。
據官媒披露,王儒林提到的“三個一批”組合拳,即為山西刷新吏治的主要方式,上述139名“向下”調整的官員,就主要是通過“三個一批”篩出來的。
據官媒披露,王儒林提到的“三個一批”組合拳,即為山西刷新吏治的主要方式,上述139名“向下”調整的官員,就主要是通過“三個一批”篩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