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今日談”刊文《莫讓“表格”誤扶貧》,說近日聽一位駐村扶貧的第一書記吐槽:扶貧工作中,各類登記表、調查表、明細表、記錄表雪片般飛來,“5+2”“白加黑”都難招架,最多時一天就填了48份。大量時間、精力耗在紙面上,要為村里做點實事,反倒只能擠時間。作者指出:在實打實、硬碰硬的扶貧一線,來不得半點虛的。一些表格、數據,最好能共享就共享,能合并就合并,能精簡就精簡。那些可有可無、走樣變味的表格文書,是時候治治了。
文中談到的現象,并不是個案。在平日的接觸中,不少基層干部都在搖頭嘆息,說要整的資料表冊太多,又怕弄錯,根本沒有時間去為群眾辦實事。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都下決心消除形式主義,讓一切工作都回歸到實打實上來。“三嚴三實”的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凡事講求一個“實”字,從簡政放權到精簡辦事程序,一個個的舉措效果明顯。然而,在扶貧工作中,正是因為最開始時的建檔立卡要求精準,有的基層就斷章取義,認為資料表冊越多,越能體現工作的“精準”。這樣一來,好多基層干部都疲于資料表格,忙得不亦樂乎,而對真正的扶貧,沒有多大的促進作用。
其實,扶貧工作的關鍵在于兩個精準,一是確定對象要精準,而是扶貧措施要精準。有的地方,單就確定對象就要填寫好幾個表冊,而在扶貧過程中,不是深入農戶搞幫扶,而是要填寫好調查表、登記表等,還一定要“照相”上傳,否則就不能說明工作做了。因此,在最近的一些政府部門QQ群中,也經常看到諸如“請及時上傳與貧困戶一起掃院子的圖片”“請上傳與貧困戶交流的照片”等,似乎“有圖”就有“真相”,反之,則有“真相”而“無圖”,也就沒了“真相”。這樣一來,為了在上級面前梳個“光光頭”,大家都把精力集中在整資料上,有時還集中約定下鄉照相。
不難看出,這就是扶貧攻堅中典型的形式主義。在一些偏僻的鄉村,精準扶貧往往就是把上面劃撥的扶貧經費發給群眾就萬事大吉,至于其他資料,就只好臨陣磨槍了。這樣的扶貧,并不是真“扶貧”,但如果光看資料表格,肯定是沒得說。更有甚者,有的基層干部文化不高,整出的資料不規范,為了“統一步調”,不得不聘請“專業人士”進行處理。如此下去,恐怕“幫助基層搞資料”將成為新興產業。這樣的扶貧,忙壞了基層干部,只是沒忙在實處,全是些無用之功。其實,扶貧的基本要義在于怎樣幫助貧困群眾走出一條致富之道,而不是簡單地完成上級的任務,因此當因地制宜地制定具體的脫貧方案,然后在按部就班地圍繞方案實施。
扶貧不是花架子,致富才是真考題。離全面脫貧越來越近,更當堅守這最后一公里,把扶貧攻堅的凱歌唱響。作為監管部門,各級都應當摒棄形式主義,把每一項工作都落在實處,對那些“表格”式扶貧,應當當頭棒喝:住手!現在是信息時代,資料的共享也成常態,一個地區,一套表格就可以搞定。至于那些什么問卷、記錄等,完全沒有必要去一一重來。正因為表格太多,一位朋友在談及此事時說不知道該以哪個數據為準?筆者認為,全副心思搞表格,不但于事無補,而且還會影響、妨礙工作的開展。總之,脫貧攻堅應當是看得見的工程,絕對不能用表格、圖片代替,若因“表格”耽誤了工作,那就得不償失了。(何竹梅)
記者推介:當前,扶貧工作進入攻堅拔寨的沖刺期,在精準扶貧“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三個環節中,“怎么扶”是實現扶貧目標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考驗幫扶者智慧的關鍵環節。
昨日下午,全市民政系統扶貧工作推進會在武陟縣養老中心召開。宮松奇首先帶隊來到武陟縣嘉應觀鄉御壩村和詹店鎮馮莊村,觀摩御壩村慈善幸福院的管理情況及慈善援建的馮莊村小學、慈善工作站、慈善愛心超市、慈善種植幫扶基地的運營情況。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6月27日至7月2日在北京舉行。6月29日,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2015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
”一位老農用飽經風霜的手握著原陽縣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梁彥勛的手深情的說。梁彥勛指出,做好農村精準扶貧開發工作,不僅是一項艱巨的經濟任務,更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是當前最大、最急、最需的民生工程。
座談會上,中共中央辦公廳、人民日報社、國家海關總署、國家質檢總局、中國證監、民生銀行等6家中直單位駐豫幫扶的代表進行了發言。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辦法》,考核工作從2016年到2020年,每年開展一次。值得注意的是,考核指標的數據來源除了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全國農村貧困監測等“官方”數據外,還將適當引入第三方評估。
開展扶貧攻堅,是為了提升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實力,帶動當地老百姓發家致富,讓更多的發展成果惠及人人。
11月30日,省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和全國革命老區開發建設座談會精神,討論研究我省貫徹落實意見。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郭庚茂主持會議并講話。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脫貧攻堅進入沖刺階段之際,中央召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這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后召開的第一個中央工作會議,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扶貧開發工作的高度重視。
扶貧工作能不能做好,關鍵在于扶貧干部必須有肝膽、見擔當。干部干部,最好先干一步,最怕原地踏步。
這項工作事關重大,《意見》要求中央組織部牽頭,會同國務院扶貧辦和國家統計局等部門征求地方意見,研究提出具體辦法。對這些貧困地區來說,扶貧資金是貧困群眾的“保命錢”和減貧脫貧的“助推劑”,同時社會各界對如何監管使用扶貧資金也高度關注。
應該明確,首先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的提供等方面;除了錢之外,還需要加大扶貧的基礎制度投入。無論是阜平還是偏橋村,一個共性問題即在于缺人才,很多項目因為缺乏相應的技術人才而失敗。
國務院扶貧辦今日將在北京召開2011年度全國扶貧工作會議。資料顯示,中國2001年核定了592個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即原來的國家級貧困縣),10年來不少貧困縣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甚至成為經濟強縣,但它們仍然戴著貧困縣的帽子。
近來,該局又多方籌措扶貧款3.5萬元,所捐款項專人管理,主要用于幼兒園、愛心書屋、體育娛樂設施、衛生室、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
近日,唐河縣濱河街道召開脫貧攻堅工作會。街道各駐村工作組成員和包村干部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