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年前,林州人民為了改變生存環境、追求美好生活,在黨員干部的堅強領導下,以超乎尋常的宏大理想,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奮斗拼搏,鑿壁穿石,挖渠千里,建設了“絕壁懸河”這一堪稱世界奇跡的偉大工程,把中華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了太行之巔。紅旗渠精神代表了黨員干部的一種實干精神,在脫貧攻堅中同樣需要弘揚好這種精神。
在目標中實干。弘揚實干精神需要黨員干部主動干,把握好發展機遇,敢于面對新挑戰,只有實干才能解難題,開創嶄新局面。需要黨員干部帶頭把全心思放在實干上,把干勁放在實干上,貫徹落實好黨中央的部署,把實現目標內化于實干之中。
在實踐中實干。弘揚實干精神需要黨員干部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基調,抓好抓實當地優勢,切勿脫離實際,要經得起檢驗,要經常用科學發展觀檢驗實踐,指導實踐。在實干中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在實干中造福于民,惠及于民。
在崗位中實干。弘揚實干精神需要黨員干部立足平凡崗位,在實干中干出業績。要做到愛崗敬業,胸懷對事業的忠誠和對人民群眾的深情,做到忠于職責、勤于職守、樂于鉆研,敢于開拓、敢于創新、敢于擔當,讓實干有方向、有目標、有思路、有成果。
回顧紅旗渠的修建過程,無不是靠雙手干出來的。在扶貧攻堅中,黨員干部更要振奮精神,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科學巧干,在實干中創造優異成績,在攻堅中弘揚好實干精神。(胡泊)
“修建紅旗渠的初衷,是解決林州人民祖祖輩輩最渴望的吃水問題,林州干部不懼艱難、劈山引水,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生動寫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紅旗渠精神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歷久彌新,永遠不會過時。2014年5月23日,我在《安陽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是:《偉大的紅旗渠精神——黨員干部安身安心安業的精神豐碑》,這是我第一次研讀紅旗渠精神。
50年前,英雄的林縣人民絕壁穿石,挖渠千里,歷時十年,修建了長達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同時也把“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這面精神之旗,插在了太行之巔。50年來,林州人民和無數中原兒女頑強拼搏、奮發圖強,譜寫出一曲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時代華章
青年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在全球化、市場化和信息化加速發展的今天,面對紛繁復雜的外部環境和多元文化的沖擊,加強對大學生進行紅旗渠精神教育,對于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優秀接班人、實現民族復興偉大中國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學習弘揚紅旗渠精神,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學習弘揚紅旗渠精神,加強大學生艱苦奮斗教育。學習弘揚紅旗渠精神,加強大學生團結協作教育。
再者,它更是一種傳承。通過歷代中原人在不同發展時期,會賦予紅旗渠精神更多的的含義,讓紅旗渠精神變得更加豐滿充實,與時俱進,讓它體現出時代的符號,烙下發展的印跡,在當前和今后閃耀發光,照亮著我們大中原發展的寬闊大道。
巍巍太行山東麓,懸崖峭壁之上,一渠清水蜿蜒流淌。紅旗渠全長1500多公里,修建期間削平山頭1250個,開挖隧洞211個,架設渡槽151座,全縣共動用土石方2229萬立方米,相當于從哈爾濱到廣州砌起了一道高3米寬2米的“萬里長城”。作為蘊含“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理念和“功成不必在我”境界的紅旗渠精神,必將為這一偉大征程注入源源不絕的正能量。
4月5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以《通水五十載 紅旗渠精神流淌五十年》進行了報道。靠著當年修渠那股勁兒,五十年間,林州地區生產總值達551億元,增長270倍,居民儲蓄收入超過300億元,增長5882倍。
巍巍太行山東麓,懸崖峭壁之上,一渠清水蜿蜒流淌。更多的干部專家認為,靠著發揚紅旗渠精神,林州從十年修渠、十年溫飽到十年富裕的“三步走”……
“大力弘揚紅旗渠精神,重溫‘戰天斗地’的歷史,可以讓人們沖破思想差異的樊籬,超越具體利益關系的羈絆,找到價值認同上的最大公約數。新華社在建設國際一流的世界性通訊社征程中,將一如既往地謳歌紅旗渠精神,推動紅旗渠精神在共筑偉大中國夢進程中凝聚起強大的正能量。
“大力弘揚紅旗渠精神,重溫‘戰天斗地’的歷史,可以讓人們沖破思想差異的樊籬,超越具體利益關系的羈絆,找到價值認同上的最大公約數。新華社在建設國際一流的世界性通訊社征程中,將一如既往地謳歌紅旗渠精神,推動紅旗渠精神在共筑偉大中國夢進程中凝聚起強大的正能量。
7月23日22:04,河南電視臺衛星頻道播出《群眾路線大講談》第四十期節目,東方今報今日摘要刊發播出臺本,以饗讀者。
“在網上展館不光能看圖片聽講解,還能看有關的影視劇和紀錄片,比實地參觀收獲還多。與紅旗渠精神網上展館同時上線發布的,還有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焦裕祿精神、沂蒙精神等6個子展館。
這是蜿蜒太行絕壁的人工天河紅旗渠(9月27日攝)。” 現在,汽車配件已是林州的支柱產業之一,這一產業大部分起源于李廣元當年不起眼的小小鐵匠鋪。地下,是深藏的中國--林州轄于安陽,是中國最早的甲骨文發現地,16萬片甲骨文在歷史的土壤中深藏不露,整整等了現代的人們120萬個日夜。
◎紅旗渠精神已成為我們整個國家和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成為中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宣傳好、運用好研討會取得的成果,把紅旗渠精神的研究與弘揚不斷引向深入,用紅旗渠精神凝聚共筑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
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素萍,新華社副社長于紹良,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宏偉,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張光輝,安陽市、林州市領導和省紅旗渠精神研究會有關負責人參加會議。在研討會上,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素萍發表了《大力弘揚紅旗渠精神加快推進文明河南建設》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