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開幕。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聽取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報告,研究全面從嚴治黨重大問題,制定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修訂《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研究部署下半年的經濟工作。而在其間,引發熱議、討論最多的還是關于從嚴治黨的問題。
關于從嚴治黨,中國共產黨從建黨之日起就十分重視,并逐步構建了一整套鐵的紀律與規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更是把從嚴治黨擺在突出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部署,使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從推出八項規定、整頓黨內作風到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遏制糾正“四風”,從推進“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提振精氣神到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強化黨員意識,從修訂印發《紀律處分條例》到制定出臺《問責條例》,無論是在思想意識方面還是在制度建設方面,都將從嚴治黨提到了一個新高度。特別是在懲治腐敗方面,查處貪官人數之多、行動密度之大,涉及領域之寬、挖掘問題之深,亦都是前所未有、令人嘆服的。然而“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仍需“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從嚴治黨是保持先進性的治本之舉,是我們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應對和經受住考驗、化解和戰勝危險的重要法寶。”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要在趕考中奮進,就要善于總結提煉、吐故納新,進一步建立比較完善的制度體系,不斷增強黨的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所以,六中全會把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作為重大問題來研究,制定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修訂《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從制度保障、規范準則方面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到了實處、落到了深處、落到了細處。
一個總能把目標化為行動的政黨,是蓬勃而青春的;一個總能把理想變成現實的政黨,是不可戰勝的。要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開辟更加輝煌燦爛的幸福道路,就必須首先把政黨自身建設好,把從嚴治黨體制化、常態化,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始終以先進性和純潔性、生機和活力,引領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增強民族復興的決心和信心、覺悟和行動。
全面從嚴治黨沒有止境,黨的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十八屆六中全會的召開,既是對全面從嚴治黨進行周密系統的戰略部署,也是后厚植黨的優良作風戰略宣言。而在新的長征路上,全黨所激蕩起的強大正能量,也必將會影響和帶領人民繼續闖關奪隘,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李吉明)
12月20日下午,我市召開2016年度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述責述廉會議,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和省十次黨代會精神,全面落實省委書記謝伏瞻在全省2016年度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述責述廉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和市四次黨代會精神,對全市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情況進行抽查檢驗,并對下一步工作進行部署。
12月20日下午,全市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召開。胡荃強調,要切實把中央、省委關于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的各項決策落到實處、抓出成效,真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為思想建黨而進行的思想建設工作,也是治本的。兩手都抓緊,兩手都過硬,必能取得“1+1>2”的效果。這正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顯著成效的重要原因。
12月14日上午,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任正曉蒞臨焦作市,就加強黨風廉潔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進行調研。任正曉就進一步做好黨風廉潔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出了四點要求。
高校抓理論武裝尤其要主動適應全媒體時代的新要求,積極探索富有時代特點和高校師生需求的方式、方法,堅持網上學習與網下學習相結合,理論學習與調研考察相結合,校內學習和社會實踐相結合,不斷提高理論學習的實效性。
民生是黨和政府施政的最高標準,而黨和政府服務民生的核心環節就是黨員領導干部帶領群眾致富能力。
只有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著力解決黨內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才能確保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全面從嚴治黨,需要黨員干部起好帶頭作用,以身作則,帶動普通黨員共同參與,形成全黨上下一條心的穩固局面。
努力在各方面監督中形成合力,不斷強化“明規則”,清退“潛規則”,讓黨規黨紀落地生根,根植于每名共產黨員心中,轉化為“忠誠、干凈、擔當”的實際行動。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為了更好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是為了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更是為了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需要。
全面從嚴治黨 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上的講話 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就是團結帶領人民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今天(1日),媒體首次披露了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上的講話。
人民政協事業是黨的重要事業,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有利于進一步加強黨對人民政協事業的領導,有利于人民政協事業不斷發展。
年前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迅速成為一個熱詞、流行語,在人民群眾中口口相傳。
正確品讀權力,就是要把權力關進籠子了,樹立正確的權力觀,真正地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