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今日在京召開,按照中央政治局確定的主要議程,全會將研究全面從嚴治黨重大問題,制定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修訂《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10月24日《新京報》)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中之重,是一項事關全局的政治任務。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守崇廉尚實的理想追求,保持干事創業的精神狀態,嚴格遵紀守法的規矩約束,營造風清氣正的環境氛圍,力爭把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提升到新水平,為全面從嚴治黨奠定堅實的基礎。
以理論武裝為根本。要緊抓執政建設主線,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認真學習“兩學一做”、“三嚴三實”、黨的群眾路線、偉大中國夢、“四個全面”等理論,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著力推動黨內政治生活向縱深發展。堅持學習制度,把解放思想作為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新動力,梳理發展思路、解決實際問題。
以民主集中為核心。認真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嚴格落實民主生活會制度,提高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集中解決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黨風廉政建設等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刻剖析,積極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及時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完善集體議事制度,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以作風建設為關鍵。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需要建設一支作風優良、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廉潔、團結協調的黨員干部隊伍,在轉變作風中抓班子、帶隊伍。堅持干部聯系點、結對幫扶困難群眾等制度,完善聯系群眾工作機制,深入貧困戶家中開展走訪慰問幫扶工作,嚴肅治理不正之風,樹立為民、務實的干部新形象。
以選人用人為導向。全面貫徹干部隊伍“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原則,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堅持選拔任用不動搖,選拔任用標準不走樣,選拔任用程序不變通,選拔任用紀律不放松。強化帶隊伍作表率的責任和主導作用,切實抓好理想信念、根本宗旨、民主集中制和廉潔從政教育。
以制度約束為保證。認真落實干部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強化抓黨風廉政建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地位觀,強化監督意識,不斷筑牢思想防線和道德底線。做到從源頭上預防和杜絕腐敗行為,最大限度防止權力失控、決策失誤、行為失范。(胡喜慶)
作為黨內政治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民主生活會是我黨長期堅持并取得成效的一種制度。
黨要管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
黨委肩負著主要責任,必須發揮好領導核心作用,在總攬全局、法治引領、正風肅紀等方面起到關鍵性作用,有力促進各項工作目標的順利完成。
政治生態良好,則政通人和、風清氣正;政治生態不好,則人心渙散、風污氣濁。全面從嚴治黨與良好政治生態之間有著極強的正相關性。當前,必須通過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繼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必須要求共產黨人堅定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信仰。治黨必先治心,要切實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建設。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與黨的作風建設并不矛盾,但相對而言,黨內政治生活是一個更大的問題。因此,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作為大問題,無疑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一篇大文章。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是我們黨堅持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重要法寶,每名黨員干部都嚴肅認真并積極地參與黨內政治生活。
全面從嚴治黨,增強定力,是中國共產黨永葆生機的重要手段。而堅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就是筑牢全面從嚴治黨的根基。
事實上,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已經在多個場合談及全面從嚴治黨、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等話題。我們要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嚴肅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中之重,是一項事關全局的政治任務。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6日召開會議,決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主要議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研究全面從嚴治黨重大問題,制定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修訂《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
6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進行第三十三次集體學習。全黨同志都要行動起來,為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作出貢獻。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是我們黨的一項優良傳統。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8日下午就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進行第三十三次集體學習。
一些黨內民主生活會之所以淪為彩排后的“完美話劇”,其主要原因是領導班子的群眾觀點、民主監督意識和黨性觀念存在問題。不論是黨組織,還是黨員領導干部,都要遵守準則,運用到黨員民主生活會和黨員民主評議當中,體現在日常的政治生活當中,讓它真正指導自己的行為。
從我們黨的歷史經驗看,嚴格黨內政治生活是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只要堅持嚴格黨內政治生活,堅守黨內政治生活準則,我們就一定能形成好的政治生態,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