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的全過程、各方面、各環節,都不能搞“大寫意”,而是要畫“工筆畫”。像老畫家戴著眼鏡一筆一畫地畫,要下苦功夫做細活,拿出較真、較勁的狠勁兒,重點聚焦、重點扶持、一絲不茍、毫厘不差,努力向先進水平看齊。(10月18日 人民日報)
扶貧攻堅,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需要下苦功夫,大力氣,一絲不茍,腳踏實地,才能做好。不過,實際工作中依舊存在諸多問題。譬如靠數據脫貧,靠督查倒逼,每天看似風風火火,實則材料堆積。想要真正脫貧攻堅,還需轉變觀念,走出誤區,才能打贏這場攻堅戰。
精準扶貧,就是要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其中,精準二字尤為重要。如何才能精準呢?
首先,扶貧干部要精準。第一要深刻意識到扶貧工作的重要性,真正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設想一下,如果扶貧干部都是應付了事,又怎能做好幫扶工作呢?第二要真正懂行,而非趕鴨子上架。如果扶貧干部都是一知半解,又怎能給群眾指點迷津呢?第三要實地摸排,而非一味催促數據。如果僅僅坐在辦公室催報數據,又怎能真正了解民情呢?只有扶貧干部摒棄敷衍了事的心態,真正以民為本,心系群眾,真心幫助群眾,為群眾出謀劃策,才能實現幫扶的目的。
其次,幫扶群眾要精準。需要幫扶的群眾來自各個貧困村,然而,要精準脫貧對象亦非易事。第一可向鄉鎮和村委干部了解基本情況,做到心中有底。第二可走訪周邊群眾,了解當地風俗民情,做到心中有數。第三要深入實地摸排情況,親自到群眾家里,了解人口構成,收入來源,教育程度,脫貧愿望等。綜合考察后,才能真正摸排出需要脫貧的群眾,不至于出現渾水摸魚的現象。同時,對困難群眾進行分類,做到有的放矢。
再次,脫貧措施要精準。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同樣,扶貧攻堅也如此。要讓困難群眾真正脫貧致富,還需因地制宜,對癥下藥。從宏觀上,各部門要加強對貧困地區基礎設施的改善,從交通、醫療、衛生、文化、產業等方面進行投入,畢竟栽有梧桐樹,方有鳳凰來。同時,要整合資源,防止重復建設,導致資源浪費。從微觀上,要根據貧困戶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對發展種養殖業、手工藝制作、做小生意者,提供技術、資金、資源、市場等幫助。對喪失勞動力者,要為其爭取醫療社會救助,同時鼓勵要自食其力,增強生活信心。
最后,督查考核要精準。督查是推進扶貧攻堅進程的有效手段,通過督查,可以增強各級部門和工作人員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正所謂有壓力才更有動力。在督查中,要防止只聽匯報不走現場,不下基層不聽基層民意等現象。要強化輿論監督,多聽群眾意見,只有凝聚督查的大合力,才能實現精準督查。考核要實事求是。不能一張考卷放之四海而皆準,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考核。在督查考核中,各部門要形成共識,整合資源,不重復考核,不機械考核,不給基層增加負擔,不把時間浪費在準備迎檢材料上。
扶貧攻堅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任重而道遠的事情。路漫漫其修遠兮,扶貧路上,還需自上而下轉變觀念,走出“誤區”,腳踏實地,才能實現脫貧攻堅的夢想!(李逍遙)
干部要堅決打贏攻堅戰,要集扶貧攻堅、轉變干部作風、密切干群關系于一身,要為貧困的基層傳授好現代技術、引進項目、積極抓好產業結構調整等工作。
不到六年時間,實現7000多萬人口脫貧,意味著每年要減貧1000多萬,每月減貧100萬。在“十三五”規劃建議中,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被稱為“最艱巨的任務”。
在扶貧攻堅中,黨員干部更要振奮精神,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科學巧干,在實干中創造優異成績,在攻堅中弘揚好實干精神。
為實現2019年整體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唐河縣龍潭鎮緊緊圍繞“人脫貧、村出列”目標,以貧困村、貧困戶脫貧為主線.
市委書記是地級市扶貧攻堅“總指揮”,肩負著沉甸甸的重任,其工作方法、規劃和決策牽動著一地的扶貧攻堅成效。
2015年,河南全省全力推進精準扶貧,完成1210個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開發、6萬深石山區群眾扶貧搬遷,全省120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
一個時代目標已經確立--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在長期斗爭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確立起來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人民群眾選擇與擁護的結果。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在長期斗爭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確立起來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人民群眾選擇與擁護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