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加快知識更新、加強實踐鍛煉,使專業素養和工作能力跟上時代節拍,避免少知而迷、無知而亂,努力成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新華網 10月7日)
我國宋朝大詩人蘇軾有一首流傳至今的名詩:“粗繒大布裹生涯, 腹有詩書氣自華”。知識是人生最大的精神財富,是刻進腦子里的東西,是誰都無法搶奪的東西,是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也能夠讓自己由內而外的透著修養,精神面貌也自然是不一樣的。
俄國小說家,戲劇家契訶夫曾經說過“人沒有信仰,就成了行尸走肉。”信仰缺失的時代,貪官污吏的出現,為官不為的屢禁不止,無疑都是需要一個自我充實的充要條件, 從學開始,補足領導干部精神之鈣也顯得十分的重要。
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籍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也只有學習的知識是屬于自己一輩子的財富,無法被搶奪的私人物品。毛主席說過:“情況是在不斷地變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新的情況,就得學習。”正所謂“學習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世界萬物遵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只有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不斷的與時俱進豐富自己,才不至于在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下被淘汰。著名作家王蒙說:一個人的實力絕大部分來自學習。本領需要學習,機智與靈活反應也需要學習,健康的身心同樣是學習的結果,學習可以增智、可以解惑、可以辨是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應該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學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學一陣”為“學一生”。
毛主席說過:“房子是應該經常打掃的,不打掃就會積滿了灰塵;臉是應該經常洗的,不洗也就會灰塵滿面。我們同志的思想,我們黨的工作,也會沾染灰塵的,也應該打掃和洗滌”。可見,從之前的一系列教育活動,群教路線、三嚴三實、兩學一做,都是為了加強領導干部的學習,從思想上根除官員的不正之風,是為了讓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能夠經常的清理。正如鄧小平同志也曾經指出:“不注意學習,忙于事務,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說要變質,那末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個危險的起點。”
可見,不管是為了領導干部安全的自我保護出發,還是從領導干部個人素養的全面提升為升官加爵打下堅實的基礎而言,甚至為了領導干部煥然一新的精神面貌來說,都無疑是一個需要學習的理由,需要發展的條件。(周晨希)
領導干部只有常懷“空杯心態”,才能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知識、水平、能力的欠缺,始終保持對知識恐慌、本領恐慌、業務恐慌的緊迫感,自覺把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工作責任和精神追求。
領導干部的修養、行止,也需要把握好這樣的辯證法,既要知足又要知不足,在此基礎上,有所為有所不為。
在應對輿論風波時,領導干部總是“畏首畏尾、躲躲閃閃”,以為回應會導致“此地無銀三百兩”的結果,卻終究忘了“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的古訓。
1.省級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民主黨派機關、人民團體、事業單位、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副處級以上干部。2.市縣兩級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民主黨派機關、人民團體、事業單位、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副科級以上干部。
領導干部要在行動上做到言行一致,用誠信架起黨和人民群眾之間聯系的橋梁,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領導干部要當好“關鍵少數”,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樹立一個良好的“風向標”,使廣大干部見賢思齊蔚然成風,爭做群眾的貼心人。
領導干部履新要深入基層一線走訪,展現出干實事創事業的信心和魄力。
以“身邊人”為鏡,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誘惑,守得住清貧,既讓自己守住法紀的底線,更確保“身邊人”不違紀違法。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把手”作為總指揮,是一個單位部門的精髓之所在,是一個全局總攬的角色。
面對新媒體時代的多元聲音、多樣訴求,具有良好的新媒體素養,也是領導干部的執政能力的體現。讓更多領導干部敢于觸網、敢于發聲,需要有健康的政治生態和官場文化。讓更多領導干部敢于觸網、敢于發聲,需要有健康的政治生態和官場文化,也需要更多高級別官員作出表率。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領導干部要加強讀書學習,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
領導干部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首先必須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從而堅定自己的立場,做好帶頭示范作用。
據官媒披露,王儒林提到的“三個一批”組合拳,即為山西刷新吏治的主要方式,上述139名“向下”調整的官員,就主要是通過“三個一批”篩出來的。
據官媒披露,王儒林提到的“三個一批”組合拳,即為山西刷新吏治的主要方式,上述139名“向下”調整的官員,就主要是通過“三個一批”篩出來的。
“好干部”必須“上臺能講”,講得好一方面就能切中要害、打動人心、引起共鳴,另一方面還可以展現領導干部的自信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