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督促各級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敢于擔當、勇于負責,切實扛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7月27日,貴州省紀委通報了部分地區問責處理的4起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力典型問題。(新華網 7月27日)
95年的風雨洗禮,磨礪了中國共產黨堅韌不拔的頑強品格;95年的風雨兼程,造就了中國共產黨革故鼎新的進取精神。細數95年的點點滴滴,中國共產黨從只有幾十個黨員發展到今天擁有八千多萬黨員的執政黨,除了重視學習、不斷創新、依靠人民,更重要的是以鐵的紀律嚴格做堅實的保障。黨要管黨治黨,必須要全面從嚴治黨,才能凈化黨風政風,贏得黨心民心,進一步開創治國理政新局面。
從嚴治黨,必須要落實主體責任。習總書記多次強調,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領導干部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必須要擔當起責任,切實為人民服務。如果只享受權力帶來的“紅利”,不履行應有的義務,自然就離群眾越來越遠,更別提走群眾路線,為群眾辦實事。全面從嚴治黨,就要做到清責、明責、履責,將責任分工到位,落實到位。既要從高層做起,又要向基層推進,將從嚴治黨的陽光灑向中華大地的每一處,堅決不留任何死角。
從嚴治黨,必須抓好關鍵少數。領導干部就是關鍵少數,就是問題的關鍵,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牛鼻子”。抓好關鍵少數,需要領導干部率先垂范,先正其身,做好表率。既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要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只有領導干部從思想源頭真正認識到從嚴治黨的重要性,才能自覺約束自身行為,約束身邊人,真正講紀律、守規矩,防患于未然,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
從嚴治黨,必須用好“四種形態”。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從黨的歷史和從嚴治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體現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貫方針。把握應用好“四種形態”,既是對紀委監督的責任要求,又是對黨委落實主體責任的具體化。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讓遵規守紀成為自覺意識,讓紀律成為管黨治黨的尺子,營造全面從嚴治黨的良好氛圍,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從嚴治黨,必須用好“問責利劍”。作為第一部規范黨的問責工作的基礎性法規——《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首次全面聚焦黨內問責,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又一利器。“法與時轉則治,治與時宜則有功。”《問責條例》的出臺,是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擔當。只有將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才能將制度的籬笆越扎越緊,從源頭預防和治理不正之風。
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征程已經開始,只有時刻繃緊紀律之弦,講政治、講規矩,一心一意謀發展,全心全意為人民,一定能開創一個全新的局面,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李逍遙)
法治與德治兩手抓,狠抓規章制度的同時注重認為情懷,“剛柔并進”“軟硬兼施”,方是治國理政的“法寶”。
深入學習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不僅要學習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文本”,而且要面向它所直面和揭示的“問題”,把握貫穿其中的問題意識和問題導向。
在社會生產生活中存在一些市場亂象,一些企業制定不公平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篡改產品表示日期,違法銷售不合格或者不符合標準的產品。
今天(7月7日)上午,由省委宣傳部和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共同舉辦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研討會在鄭州召開,來自各大高校和河南省社科院的150余位專家參會。
只有在開放中才能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這是被歷史所證明的道理,大塊頭經濟體尤其需要引領開放型經濟潮流
第十屆稅收征管論壇大會11日在北京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和世界各國同舟共濟的客觀要求,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力推進外交理論和實踐創新,開啟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征程。
中國道路為世界提供了一種可資借鑒的新模式,證明通往現代化并非只有華山一條路。
規劃《綱要》確定了“十三五”時期,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蘇南有條件的.....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與發展最為重要、最富特色、最為有效的組織形式和實現途徑。
過去與未來在這里交匯、國計與民生從這里起步,在中國的政治坐標中,“兩會時間”具有特殊的意義。縱覽兩會前夕的民意激蕩,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激發了廣泛的社會共鳴。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更高舉起改革開放旗幟,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改革,用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謀劃改革,推動新一輪改革大潮涌起。政治體制改革面對新形勢新發展,固基礎、破難題、謀長遠,堅持中國道路、構建法治體系,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牢牢把握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趨勢性特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自信,不斷改革創新,推動經濟邁向中高端水平。
歷史掀開嶄新的一頁,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大幕已經拉開。迎著“中國夢”的朝陽,我們萬眾一心,奮力前行。
習總書記深化改革的重要講話,吹響了改革的號角,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