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對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每月進行集中通報。其中,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就占了相當的比例。一些黨員干部在利益誘惑面前把持不住、丑態百出,有的對扶貧資金截留挪用,有的虛報冒領,有的揮霍浪費,有的優親厚友,有的吃拿卡要,更有甚者從殘疾人、重癥病人、孤寡老人等弱勢群體口中奪食,把“雪中送炭”變成“雪上加霜”。對于這些發生在身邊的問題,群眾的感受最為真切,哪怕是一筆扶貧款項的用途去向交代不清,都可能消減群眾獲得感,揮霍基層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7月28日 《中國紀檢監察報》)
近年來,扶貧領域的消極腐敗現象卻屢見不鮮,不少扶貧資金成為一些人眼中的“唐僧肉”,少數黨員干部瞄準了扶貧資金這塊“蛋糕”,大搞優親厚友、“雁過拔毛”,甚至貪污挪用,群眾對此深惡痛絕。目前,我國仍有5000多萬貧困人口,今年中央財政加大扶貧預算,再次彰顯出對如期實現全面脫貧攻堅目標的必勝信心。同時,脫貧攻堅中的任何環節都容不得半點馬虎、每一項工作都不能拖泥帶水,必須落實主體責任、明確扶貧方略、完善扶貧機制、扭住扶貧“精準”不放松,把每一分每一厘扶貧資金都用在刀刃上,使其收獲最大的扶貧效應。
首先,扶貧資金既是貧困地區老百姓的“救命錢”,更是老百姓脫貧致富的希望。一筆筆針對窮根的財政專項撥款是黨和國家對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關心,對貧困地區老百姓生存、生活狀況的關切,這樣的關心與關切讓老百姓心里暖暖的,不僅對國家政策、地區發展充滿期待,更對未來的美好生活充滿向往。一件件扶貧資金的貪腐案件,不僅讓扶貧力度大打折扣,更傷害了貧困地區人民群眾的感情,使老百姓對未來的希望之光變得黯然失色。
再而,扶貧資金屬于國家財政資金,如果被侵吞、騙取、竊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便構成貪污。如果利用職務便利挪用扶貧資金歸個人使用或進行非法活動,就屬于挪用公款。《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三百八十四條分別對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規定了處罰標準,明確對挪用用于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歸個人使用的,要從重處罰。最高人民檢察院1999年出臺的《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明確,個人貪污數額在五千元以上的才予立案,但貪污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等,不受五千元的數額限制,均予以立案,體現的是從重處罰。
最后,扶貧資金后續監管也必須跟進。龐大的資金下放后,資金流向的透明、公開以及使用的精準高效必須落實到位。扶貧資金最終流向哪里、使用了多少、如何使用都需要系統的調查研究、嚴密的審計和不放過每一個環節的監管,唯有如此,扶貧資金才能真正起到“扶貧”的作用。(何昆云)
斬斷伸向脫貧資金的“黑手” 必須挺紀在前,保證脫貧攻堅“最后一公里”風清氣正。
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公報明確,“嚴肅查處扶貧領域虛報冒領、截留私分、揮霍浪費行為,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保障”。從近年來查處曝光的扶貧領域腐敗問題看,“碩鼠”數量多、分布地域廣,說明在扶貧領域黨風廉政建設還存在薄弱環節。
同一時間,農業銀行蘭考支行副行長牛貫坤正忙著擴大扶貧富民工程的計劃,100多個企業的篩選工作讓他們累并興奮著。
十二五”期間,河南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關于扶貧開發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責任、擺在突出位置。
日前,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扶貧開發投入力度,要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要求相匹配。
2015年4月29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公開宣判國務院扶貧辦外資項目管理中心原主任范增玉一案。2009年至2010年間,范增玉接受丁羽心請托,為其提供向國務院扶貧辦組織的扶貧項目捐款的機會,以樹立正面形象,逃避有關部門查處。
解決這一核心矛盾的關鍵,還是建立分權式的使用、監管和考核制度,讓扶貧資金的使用、監督與經營主體分離。國務院扶貧辦近日下發了《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實施方案》,要求對貧困戶和貧困村做到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和精準考核,引導各類扶貧資源優化配置,實現扶貧到村到戶。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強財政扶貧等保民生資金管理和公共資金審計監督。李克強指出,必須堅持改革創新,注重健全制度機制,筑牢扶貧資金管理使用的“高壓線”。
信陽市潢川縣就潢川縣今日技工學校騙取國家扶貧專項資金一事作出情況說明,涉嫌違紀的潢川縣人社局副局長劉建等6名責任人被責令停職,接受組織檢查,今日技工學校負責人潘家明已經歸案。
堅持案件查辦為引領,嚴肅查處扶貧領域虛報冒領、截留私分、揮霍浪費、優親厚友等問題。通報了寶豐縣觀音堂林站觀音堂村原村主任慶民政騙取國家扶貧資金18萬元問題、魯山縣倉頭鄉趙竹園村黨支部書記秦應選等人騙取危房改造資金案件,起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法紀效果。
6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國務院扶貧辦在河南省信陽市新縣舉行“全國檢察機關、扶貧部門‘精準扶貧、廉潔為民’百日專題警示宣傳教育基層行”啟動儀式。
黨建專家建議,貧困地區更要加大經費投入、加強陣地建設,保證基層黨組織工作有力量、辦事有經費、活動有陣地。近年來,一些地區加大對貧困村基層黨組織的財力、人力保障,激發其活力,增強基層干部謀事創業、帶領百姓發家致富的熱情。
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扶貧攻堅戰的第一年,按照計劃,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將一道邁入全面小康。
“精準脫貧,不落一人”,如何啃下全面脫貧這塊“硬骨頭”?這就需要緊緊抓住“資金”這一關鍵因素。
這項工作事關重大,《意見》要求中央組織部牽頭,會同國務院扶貧辦和國家統計局等部門征求地方意見,研究提出具體辦法。對這些貧困地區來說,扶貧資金是貧困群眾的“保命錢”和減貧脫貧的“助推劑”,同時社會各界對如何監管使用扶貧資金也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