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也一定能夠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文化體制改革在新的起點上破浪前行,短短幾年間,改革成果已經赫然在目。無論是保障力度加大的文化惠民,還是日益豐富繁榮的文化市場,無論是在傳承中得以弘揚的中華傳統文化,還是在開放中唱響世界的中國故事,都彰顯了改革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注入的新動力、帶來的新面貌。
面對新形勢、立足新起點、著眼新目標,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呼之欲出。要在繼續大膽推進改革、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同時,把握好意識形態屬性和產業屬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這為新形勢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緊緊圍繞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核心目標,努力健全有利于加強和改進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堅持正確方向導向的體制機制,有利于確保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有利于激發全社會文化創造活力、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體制機制。
著眼文化小康,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水平,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一項民心工程,是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制度設計。
實現文化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十三個五年規劃強調,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系我國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關系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關系“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向世界說明中國”“講述精彩的中國故事”,將向世界展現一個真實的中國、立體的中國、全面的中國,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
經濟高地、文化“洼地”不能成為中國的標簽,文化興盛才是民族興旺國家富強的根本所在。提高文化軟實力,我們必須著力解決好低端文化產品過剩、中高端優質文化產品缺乏、傳統文化產業比重較高,新型文化業態發展不足的問題;必須推動文化產業加速轉型提檔,有效提升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提高文化發展質量效益。(王召)
所謂“三放開、一獨立、三加強”,指的是放開新增配售電市場,放開輸配以外的經營性電價,公益性調節性以外的發電計劃放開,交易機構相對獨立,加強政府監管,強化電力統籌規劃,強化和提升電力安全高效運行和可靠性供應水平。
記者從一位權威人士處獲悉,“這是醞釀已久的新電改方案”。
《關于開展深化中央級事業單位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試點的通知》2014年是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年份,特別是在科技計劃重組、科研經費管理改革、科技成果“三權”下放、壓縮評價評審時間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今日刊文《深化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之一 立足本屆 一干到底》,文章指出,深化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要立足本屆任期,堅持立行立改,確保到2017年基本完成提出的改革和制度建設任務。
人民網北京11月5日 今天,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進司法行政體制改革的相關情況。司法部副部長張蘇軍介紹,司法行政體制改革進展順利,成效明顯。司法部副部長張蘇軍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全國司法行政機關推進律師制度改革,嚴格執行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規定,深化獄務公開,做好廢止勞動教養制度后續工作,推進人民監督員選任管理方式改革試點。
天然氣市場化改革正在迅速推進。 日前,國家能源局下發的《關于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提出,通過推進試點、示范先行,有序支持重慶、江蘇、上海、河北等省市開展天然氣體制改革試點。
著眼于反腐敗治本的大局,位居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交點”,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順利推進。
據統計,2016年上半年全國旅游投訴舉報總量較去年下半年下降12.42%,媒體曝光及負面評價指數較去年下半年下降了13.52%,全國旅游市場秩序呈向好趨勢發展。
國家旅游局日前發布《關于深化導游體制改革加強導游隊伍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正式以官方發文的形式拉開了導游體制改革的大幕。
進一步增強旅游業發展的綜合協調能力,有效滿足綜合產業、綜合監管的需求,更好地推動旅游產業繁榮發展,為當前經濟社會改革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從今天起,稅收征管體制改革在河南省全面啟動。這是擔負著為全國試點的河南地稅征管體制改革的第一步,也是全國稅收管理改革的第一步。
應當說,民眾的擔憂并非沒有道理。從全國的情況來看,我國的養老保險處于“收大于支”的狀態,運行情況良好。
出租車問題具有行業性與地方性疊加的特殊性,改革需要頂層設計和地方探索之間的良性互動、相向而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指出,2015年是司法體制改革全面深入推進的一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做好政法工作意義重大。居于基礎地位的4項改革分別為: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完善司法責任制、健全司法人員職業保障和推動省級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
在我看來,社會改革難以真正啟動,既有體制上的原因,也有政治過程中的阻力,更有文化和心理上的障礙。近年來一個流行的說法就是“頂層設計”,即改革要有一個長遠、通盤的考慮。體制內的人不愿意成為“社會”的一員不僅有利益上的阻力,還有文化和觀念上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