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馬克思誕辰198周年,弘揚“五四”精神,長安街讀書會聯合清華大學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研究協會、團中央“青年之聲”學習者服務聯盟、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和中信出版社共同舉辦了求索論壇第41講暨第十次長安街讀書會,此次“社會主義有點潮”——重讀馬克思,登大道之行主題論壇于5月6日晚在清華大學主樓后廳舉辦。(5.12新華網)
眾所周知,中國共產黨是按照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建立起來的政黨。成立90多年來,我們黨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從理論上保證我們黨成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堅強領導核心,保證黨和國家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然而,一段時期以來,黨內一些人輕視馬克思主義理論,把理論歸為空談,他們半本馬克思主義著作都沒讀過,就不斷貶低和指摘馬克思主義,把從西方得到的耳食之言或先入為主的偏見當成真理。在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后,把社會主義的挫折歸罪于馬克思主義。更有“不信馬列信鬼神”的黨員干部,他們遇事找“大師”算卦、燒香拜佛,求佛菩薩保佑,篤信風水,辦公室放“靠山石”,聘請風水先生在祖墳上做道場等荒唐之舉。這些馬列主義信仰無疑已經動搖或缺失的黨員干部,其自身理想信念不堅定的原因,是沒有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
黨員干部要增強理論自信,首先要學好理論。客觀地說,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命題之后,廣大黨員干部對這一理論體系的學習是十分重視的,抓得也很緊,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同黨中央的要求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同形勢任務的發展變化相比,仍有不相適應的地方。這個時候,加強馬克思主義學習是重中之重。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如何?當今世界經濟危機產生的原因,中國經濟金融改革、中國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方向等問題,都可以到馬克思主義那找到答案。
當年,鄧小平高瞻遠矚向全世界宣稱:“馬克思主義是打不倒的。”這個底氣來自如他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入學習,歷史也給予了證明,中國的馬克思道路走的越來越好,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也越來越多,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真理。
作為旨在繼承周恩來總理遺志,踐行全民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讓“全民閱讀”形成一種氛圍,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長安街讀書會在第十期推出《重讀馬克思,登大道之行主題論壇》,聽聽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白鋼則從世界文明史的角度提出,中國共產黨為全人類提供了一種范本的解讀;看看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何建宇提出的社會主義從當代視角來看是具有全球性的體系;感受何建宇教授介紹自己與馬克思結緣的經歷,了解他如何從一名政治課被動的接受馬克思的思想,到后來一步步成為馬克思的研究者,從又愛又恨到具有神圣感的情節,一定會有醐醍灌頂的感覺,一定會對“中國道路中國夢”的理論更加自信。(樂兵)
3月2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行集中招收的首批100名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博士生開學典禮。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實的理論功底、突出的創新能力、優良的學風文風,是黨和人民對高素質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的基本要求。
要堅持用中國的理論、中國的學術解讀中國的奇跡,充分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獨特創造、理論的獨特貢獻、制度的獨特優勢,譜寫反映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哲學社會科學新篇章。劉云山說,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研究攻關是基礎,轉化運用是關鍵。
高校作為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肩負著馬克思主義研究教育、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任務。需要高校加強對教師系統培訓的頂層設計,提供制度保障,真正培養造就一批政治強業務精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意見》明確提出,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領航計劃,用馬克思主義統領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育教學全過程,切實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成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優勢學科。
在人類為“改造世界”而作出的無數探索與思考中,馬克思主義無疑是最為耀眼的思想財富,因為馬克思主義為人類認識世界、進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引
馬克思曾針對一些歪曲其思想的所謂“馬克思主義者”作出嚴正聲明:“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我國高校大多數哲學院系設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哲學原理、哲學經典著作選讀三門基礎課,而且由不同的老師講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