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紀委發布八個落馬官員的懺悔錄,有人懺悔信念丟失,有人懺悔“雅好”越界,有人懺悔“交友”不慎……一字一句無不直擊干部內心,可謂“字字驚心”。(5月3日 人民網)
王敏、秦玉海、張笑東……每一個都曾擔任過黨和政府的重要職務,他們曾以己之才,造福一方,受人尊敬。除此之外,這些人更以“不義之財”、“權力腐敗”,享受“風光人生”。落幕時,“風光”早已不在,留下的只是“字字驚心”的懺悔與失去自由的悲哀。
看著王敏等人落馬前后的對比,讀著他們的懺悔之語,筆者深受感觸,廣大干部想必亦是如此。在此,筆者不禁要問,以“風光人生”始,“字字驚心”終,值得嗎?不值得。答案是一定的,因為無人愿意悲劇收場。
人生在世,總會有出人頭地的想法,成為了領導干部,自然也是頗有面子之事。有時,親戚朋友“求助辦事”,自己堅持原則,親友難免發幾句“這點事都辦不成”的嘮叨。一些干部覺得“丟了面子”,進而違法亂紀“掙得面子”,逐漸“以權為衣,人前風光”。殊不知,“風光”背后丟掉了“里子”,最終也將“丟了面子”。
作為領導,與老板交往,眼見老板揮金如土,風光自在,心中難免泛起漣漪。但干部必須明白,自身的榮耀絕非紙醉金迷、酒池肉林。因此,干部在交往中必須自重、自省、自勵。商人有商人的追求,黨員干部也有自己的榮耀。執政之地煥然一新,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為官從政人人稱道,榮耀感豈非油然而生,干部何須羨慕商人一擲千金?
選擇從政,就選擇了苦修。這份苦修收獲的是內心寧靜,收獲的是家庭幸福,收獲的是人生理想。可惜,有些人耐不住這份寂寞,受不了這份苦,享受了“一時風光”、“一時快樂”,丟掉了寧靜、幸福、理想,最終更失去了自由。“若為自由故,余者皆可拋”,以自由換“風光”,實在不智。
“風光”后的懺悔,對于他們是自省之言,對于廣大干部更是驚心之語,除了他們的懺悔,還有許許多多的教訓,這些就猶如一把高懸干部頭頂的利劍,時刻警示著干部,“善惡到頭終有報”,憑借貪腐享受“風光人生”,結局必是以“風光人生”痛寫“字字驚心”。(華揚江)
當領導干部剛剛產生私設“小金庫”的念頭之時,就是在向監獄邁出了第一步。
有人說,每一個落馬貪官的背后都有一批美女。也有人說,大凡被揭露出來的貪官,都是有著一本丑惡的性腐敗史的。
自古貪官多好色。可現實生活中,就有多次出現帶此類病提拔干部的怪現象!難怪眼下有的群眾諷刺道:邊腐敗邊升官,越腐敗越升官!暴露了我們的某些單位組織部門在干部培養、考察、使用和監督中尚存在的考察不深入、不全面、尤其漠視其生活作風、道德修養考察等弊端!
李大進組織了當時北京律師界四位優秀年輕律師錢列陽、許蘭亭、張青松、李肖霖組團辯護,此四人被法治媒體稱之為刑辯界“京城四少”。許蘭亭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田鳳山案雖由法院指定辯護,但會見之后,田鳳山感到滿意,才最后簽署委托書。
貪官的自我辯護看過不少,但如此理直氣壯以“潛規則”自辯的,還真是第一次看到。從這種意義上看,落馬貪官以“潛規則”自辯,委實不應該只是當做一個笑話來看。
在人們的印象中,魏鵬遠一直都很低調,時任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長的魏鵬遠,不僅穿著樸素,而且每天都是騎著一輛折疊自行車上下班。文中講到,湖南湘潭市原副市長朱少中2003年至2009年間多次收受賄賂共計200萬余元,二審被判有期徒刑10年。
如何處理落馬貪官留下的“墨寶”似乎成了一件棘手的事情。最近,中國石油大學就因此而陷入輿論漩渦:先是刻意用火箭模型遮擋住了落馬“著名校友”的題詞署名,后又將學校新聞網上與其有關的報道悉數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