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說話”可以說是領導干部的“家常便飯”,或拿稿或脫稿,或事先有約或臨時即興,與公眾打交道要說,接受媒體采訪時要說。然而,對于不少干部來講,說什么、怎么說的確不是一件輕松的事,特別是面對“鏡頭”“麥克風”時,“不大敢說話,怕說錯”似乎成了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中國新聞網 4月5日)
兩年以前,曾經有一名記者隨東部某省一名廳長深入基層調研,在與當地群眾交流時,這位領導在問了“家里幾口人”“收入怎么樣”等幾個簡單問題后,竟不知如何繼續交流下去,最后在身邊人員的圓場下尷尬收場。接受記者采訪時,這位廳官倒是很坦誠“說實話,在機關待得久了,跟群眾打交道確實少了。”
領導干部做了多少重要講話,調研也是“家常便飯”,看到了那么多群眾、見了那么多的大場面,竟然面對“鏡頭”、“麥克風”、群眾時,“不大敢說話,怕說錯”,領導干部們的這種表現在網絡上引發了軒然大波。
領導干部可以想方設法讓上級滿意,就得用好官樣文字,認真研究下說話套路,以博得一聲稱贊,問題根本還不在官場語言趨同上,而在于官話套話的傳統。領導干部在臺上可以“口若懸河”,想想看,每天面對的是報告和講話稿,官話套話就那些,聽者做報告者都是領導干部,沒有多少的差距。
想想領導干部下去調研,或者面對“鏡頭”、“麥克風”、普通群眾時,就會延續著講話的官話套話風格,延續著那種面對干部們的感覺,于是就有了一套套官樣文體,自然缺少了群眾語言。在面對新興媒體的監督時,“不大敢說話,怕說錯”就成為了自然。
官話套話見識多了,群眾語言就少了。領導干部“宅”在機關,缺少了與群眾交流的機會,缺少了在監督下發聲,自然缺少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新常態下,面對群眾和新興媒體,領導干部要主動拋棄官話套話風格,不斷豐富必要的技巧,才不會在面對“鏡頭”、“麥克風”、群眾時,敢說話,不怕說錯。(江楓)
習總書記以其簡要平實、生動活潑的語言風格,為廣大領導干部提供了一個范例,也讓領導干部懂得了那些“大白話”群眾愛聽,怎樣才能把話講……
2008年,廣州市印發了《廣州市人民政府全市性會議公務活動若干規定的通知》(以下簡稱“2008年會議規定”),對會議的規模、數量、頻率等也做了不少規定。對市委、市政府領導在全市性重要會議講話原則上控制在60分鐘以內;一般性會議講話原則上控制在30分鐘以內;活動禮節性致辭原則上控制在3分鐘以內。
官話、套話的背后,暴露出議事規則的不足。兩會只有建立其簡潔高效的議事規則,才能大幅度提升議政質量,更好地推動國家的改革。
下基層,這是一個不得不去的行動,既然下去,就做一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深入基層,更多體驗群眾的工作生活,可以讓年輕干部體會到群眾的堅持和執著,讓年輕干部懂得了堅持和執著是自身成長的不竭源泉。
下基層調研,是地方領導的一項工作內容。領導下基層調研,一般要事先通知相關單位,基層政府則主動為領導確定調研對象,安排好調研路線。
鼓勵干部人才到艱苦的地方去鍛煉,到基層一線去成長,是黨中央一直強調的用人導向。讓干部人才在基層不同環境中、不同崗位上、不同條件下鍛煉。
為此,該縣龍湖生態保護與綜合利用、古城改造、中華姓氏博物館等建設項目廣泛征求各界意見,確保讓群眾得到實惠。截至8月底,全市6734名干部下基層開展工作20萬余人次,走訪居民、農戶近11萬戶,記錄民情日記16萬余篇,解決問題近7萬個,為民辦實事3萬多件。
上午,開封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文松山、副局長陶道宇,便帶領公證管理科的同志,先后來到市大梁公證處、市房地產交易中心、大宋公證處,親切看望慰問公證人員,同時現場辦公幫助大梁公證處協調解決實際問題。就如何做好今后的公證工作時,文松山局長提出四點要求:一是嚴格執法,依法辦好每一件公證事項。
7月18日-20日,汝州市移民局局長郭成安攜全體班子成員及后扶科負責人深入米廟鎮、焦村鄉、臨汝鎮、廟下鎮、溫泉鎮等鄉鎮,實地排查汛期困難移民的生活住房情況,共排查出困難移民戶20戶,并及時為困難移民和移民群體中的留守老人送去防汛物資。
不管是身居高位還是身處基層,堅持做一名合格黨員,為黨和人民服務都是一名黨員干部應有的本色。
為豐富基層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新蔡縣委宣傳部、新蔡縣文廣新局精心組織群眾性文體活動,聯合新蔡徐家班冰上雜技舞蹈學校下基層進行慰問演出,為人民群眾送去了精彩的雜技節目,受到群眾熱烈歡迎。
當下,各地黨委會、黨員干部都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重溫毛澤東同志的《黨委會的工作方法》。
干部“能下”,作為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的突破口,目的性非常明確,就是改變領導干部“八點上班九點到,一杯茶水一張報”的工作狀態。
烏鎮從吳越的歷史中來,然而如此美輪美奐的烏鎮卻又不只源自歷史。僅僅在幾十年前,這里還流傳著一句口頭禪“車子跳,烏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