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家族定的規矩就是家規,哪怕是宰相都講‘家有家規’。”成都百家堂姓氏文化博物館館長鄭華說,中國古代每一個家族家譜,最講究的就是在序言寫上家訓、家規、家法,不管后代子孫的官當多大都要遵守。家法,是對兒孫們違反條款懲戒的依據;家訓,是家族里面祖上對兒孫的要求。而后代把這些整理成文字條款,一代代傳下來就是家風。(華西都市報)
一個家庭或家族傳統、規范和習俗,謂之家風。俗話說,妻賢夫禍少,兒孝家平安。家風,關乎一個家庭的安定幸福和諧與整體形象。不僅如此,領導干部的家風還關乎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因此,厚植純凈家風的沃土是領導干部的“必爭之地”,領導干部要在工作中、生活中,時時做表率、世世做榜樣,讓純凈家風溫暖子孫后代,營造風清氣正的家庭氛圍。
新中國成立初期,各行各業百廢待興,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流血流汗不流淚,領導勤勞的中國人民當家做主站起來,領導不屈的中國人民厚積薄發富起來。在他們取得矚目成績時,依然不忘以純凈家風告誡后代子孫,堅決不讓子孫沾光。毛澤東告誡后人:低調做人、清廉是毛家的作風。毛家的人不經商、不賺錢。周恩來告誡后人:和全國老百姓一樣過簡樸日子,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充分說明了領導干部家風的重要性,在“十三五”的巨輪之上,更需要領導干部自身清正廉潔,感染身邊人,厚植純凈家風。
“人遺子孫以財,我遺子孫以清白”。南北朝時梁朝政治家徐勉是一個有名的清官,史稱他居官清廉、不營產業、勤勉政事、家無蓄積。他視清白為珍貴遺產,是金錢如糞土,堅決不讓子孫后代沾了自己的光。所謂“清白”是指清廉儉樸,是子孫后代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是子孫后代奮發圖強的力量泉源,更是照亮子孫后代人生之路的燈塔。對領導干部而言,錢財雖好,卻不是萬能的,物質上的財富可能成為后代不思進取,荒淫墮落的罪魁禍首,精神上的財富才是流芳百世,催人奮進的的力量。如果,領導干部留給子女的往往是多多益善的物質財富,最終只能是子女滋長依賴心理,從而喪失獨立創業的勇氣和能力,坐吃山空,因而是愚蠢的、不明智的。因此,領導干部要重視家風,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堂堂正正做官,用清廉質樸的正能量引導子孫健康成長。讓“子女若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才,益增其過。”成為清廉家風的新常態。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領導干部的子女是“官二代”,更應該是“管二代”。領導干部要好好管住子孫,不能一心只想著為子孫后代謀出路,用自己的人脈關系去幫子孫“開綠燈”“走后門”,表面上看的確是為了子孫著想,實際上是變相的害了子孫,毀了家風。領導干部要管好子孫,言傳身教嚴、實家風,讓子孫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下長大。讓子孫多到外面的世界看看,接受各種各樣的磨難,磨礪堅韌的品格,不斷的敲打,錘煉勇往直前的韌勁。古人曰:富,不過三代。為了我們民族的千秋偉業后繼有人,領導干部請“忍痛割愛”吧,讓兒孫們創造自己的幸福吧!讓子孫在追求精神富裕的道路上走得踏實,在經歷風雨過后,看見燦爛的彩虹。
家風純凈的領導干部,不僅在于他們為中國的富強鞠躬盡瘁,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嘔心瀝血,同樣在于他們及其后人精心培育的良好家風。領導干部要正視家風,善待家風,厚植純凈家風的沃土,為“中國夢”輸送源源不斷的人才。(劉仕魚)
領導干部只有常懷“空杯心態”,才能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知識、水平、能力的欠缺,始終保持對知識恐慌、本領恐慌、業務恐慌的緊迫感,自覺把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工作責任和精神追求。
領導干部的修養、行止,也需要把握好這樣的辯證法,既要知足又要知不足,在此基礎上,有所為有所不為。
在應對輿論風波時,領導干部總是“畏首畏尾、躲躲閃閃”,以為回應會導致“此地無銀三百兩”的結果,卻終究忘了“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的古訓。
1.省級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民主黨派機關、人民團體、事業單位、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副處級以上干部。2.市縣兩級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民主黨派機關、人民團體、事業單位、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副科級以上干部。
領導干部要在行動上做到言行一致,用誠信架起黨和人民群眾之間聯系的橋梁,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領導干部要當好“關鍵少數”,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樹立一個良好的“風向標”,使廣大干部見賢思齊蔚然成風,爭做群眾的貼心人。
領導干部履新要深入基層一線走訪,展現出干實事創事業的信心和魄力。
以“身邊人”為鏡,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誘惑,守得住清貧,既讓自己守住法紀的底線,更確保“身邊人”不違紀違法。
不管是為了領導干部安全的自我保護出發,還是從領導干部個人素養的全面提升為升官加爵打下堅實的基礎而言,都無疑是一個需要學習的理由。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把手”作為總指揮,是一個單位部門的精髓之所在,是一個全局總攬的角色。
面對新媒體時代的多元聲音、多樣訴求,具有良好的新媒體素養,也是領導干部的執政能力的體現。讓更多領導干部敢于觸網、敢于發聲,需要有健康的政治生態和官場文化。讓更多領導干部敢于觸網、敢于發聲,需要有健康的政治生態和官場文化,也需要更多高級別官員作出表率。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領導干部要加強讀書學習,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
領導干部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首先必須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從而堅定自己的立場,做好帶頭示范作用。
據官媒披露,王儒林提到的“三個一批”組合拳,即為山西刷新吏治的主要方式,上述139名“向下”調整的官員,就主要是通過“三個一批”篩出來的。
據官媒披露,王儒林提到的“三個一批”組合拳,即為山西刷新吏治的主要方式,上述139名“向下”調整的官員,就主要是通過“三個一批”篩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