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少數明目張膽頂風送禮的情況,在一些地方,“送禮”穿上“隱身衣”的現象時有發生。南方一名工作十余年的公務員告訴記者,現在有些人請客送禮都“很講究”,“領導辦公室和家里不方便再去了,就約個人少的地方,把東西往車上一放各自離開;吃飯也不去酒店或者人多的地方,找一個私人的地方該吃吃該喝喝。”(2月16日人民網)
常言道:“廉不廉看過年,潔不潔看過節。”節假日是“穿馬甲”式腐敗的高發期,在各個節假日來臨之前提前部署反腐敗行動,可以有效預防和遏制此類腐敗問題。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隨著監督力度的加大,不正之風“由明轉暗”,披上了一層“隱身衣”。比如,把公款吃喝都轉移到農家樂;領導的孩子結婚,有的就今天請兩桌,明天請兩桌;不讓用公車了,有的官員自己搞個私家車,可是費用卻不用自己出……
這些現象反映了領導干部作風問題的頑固性、反復性,就像病毒產生“變種”一樣,反腐敗的方式在變,腐敗的形式也在跟著變,此時反腐就需拿出新“藥方”來。其實,“四風”問題穿上“隱身衣”,就是腐敗手段隱蔽化、腐敗形式多樣化的表現。一些腐敗官員甚至努力使腐敗“合法化”,讓腐敗行為與人情來往、正常公務活動混合在一起,造成一種“察覺難、查處更難”的狀態。
為此,要及時研究和發現其新形式、新動向,對新發現的問題保持警覺、露頭就打,防止各類作風問題改頭換面、“登堂入室”。首先,加大明察暗訪力度,特別要發揮點名道姓有威懾力、影響力,從而釋放出觸碰底線就要付出代價的重要信號。其次,“四風”問題病癥難除,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權力的監督不力,這就需要完善權力監督制約機制,尤其能克服權力尋租的官僚主義作風和鋪張浪費的奢靡之風。再有,要充分發揮各種監督機關、人民群眾和大眾傳媒的監督作用。把黨內監督、法律監督、行政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有效結合起來,把黨的各級干部置于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下。
總之,要從根本上遏制腐敗、清除”四風“問題隱身衣,就要對公共權力的有效限制,并把權力曬出來,接受公眾的監督,在有效的監督制約之下,廣大干部就會“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安子州)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領導干部只有心存“三觀”、做好“三觀”,自己能過好春節、群眾能過好春節、所在單位的工作人員能過好春節。
從中紀委公布的數據來看,去年反腐工作對領導干部的處理比例高,力度大,并不僅限于追究一般的黨員干部,級別比較高的領導干部也不放過。
“節日腐敗”形式多樣化,隱蔽性強,危害大。節日期間,干部容易出現思想松懈,忘記自己該做不該做的界限,少數人集中在這段時間搞腐敗。
首次把“嚴禁突擊花錢”單獨列出。
每年12月底,按照慣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要印發做好下一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安排通知。12月25日,《關于做好2015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印發,七條要求中,第五條重申堅持務實節儉文明過節,嚴禁年底突擊花錢。
揮手作別即將過去的喜氣洋洋的“羊”年,拍手迎來即將到來的歡天喜地的“猴”年。祖國的大地,洋溢著辭舊迎新的氣氛。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做好2015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
元旦春節將至,領導干部容易出現思想松懈,忘記自己該做不該做的界限,少數人甚至把節日當作送禮、公款旅游、公款吃喝玩樂等的極佳機會,集中在這段時間搞腐敗。
教育部日前印發《關于做好2016年元旦春節寒假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強調,針對寒假春節和新學期開學前后等重要時間節點,各地要嚴格執行廉潔從教要求,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