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惠及民生政策密集出臺,工程項目陸續實施。但一些地方在決策與執行時脫離實際,因設計不合理、配套跟不上、運營成本高等原因,導致一些民生工程項目閑置,勞民傷財。如在財政吃緊的西部某偏遠縣出現的高“顏值”體院館轉身演藝廳、快捷酒店、酒吧;西部某市新機場修建配套住宅樓,生活設施卻跟不上,讓購房員工叫苦不迭;在中部某縣,于2012年9月開工建設的縣域主干路網大橋,一修就是3年多,群眾也走了3年多的便道,然而至今尚未通車。(人民日報12月29日)
民生工程,遭遇政府決策者的胡亂拍板,頻失修建的本意,原因其實大家都懂的,無非是領導刷政績,或拍腦袋。拿出手的原因,要么是場面話,要么是馬后炮。反正離深思熟慮,認真調研很遠。雖然事后看來是政府為此埋單,但實際還不是群眾掏的腰包。再則,一些地方政府修建“民生”工程,作為享受者的百姓卻難以插上嘴,只能在行政命令下被動接受,如上述報道的主干路網大橋,就讓群眾走了3年多的“便道”。如此磨蹭的民生工程,民眾怎不鬧心?
鬧心的民生工程,與“短命工程”類似,總結起來就是:拆有理,建有理,財政資金浪費無人理。遇到百姓質詢,政府部門也是打太極、踢皮球。更令人遺憾的是,監管部門在其中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才使得某些習慣樹標桿的領導敢于大膽嘗試,導致政府也付出了公信力被削弱的代價。因此,要讓民生工程還原本意,實現惠民利民,必先給監察部門戴上緊箍咒,再讓其他部門掛“責”前行,以推動制度完善,構筑起城市規劃嚴格遵守和依法執行的“防火墻”。
讓民生工程不失真,更需要將規劃過程透明化。在民生工程修建前,完全可以將方案通過專題聽證會、互聯網、電視廣播等多種方式,讓群眾參與公開討論,提出意見建議供政府決策者參考,畢竟“智者在民間”。俗話說:“一人計長,三人計短。”匯集了當地群眾智慧結晶的方案,豈是領導個人“一句話”可比。修建的民生工程也自然少些磕磕絆絆,或不再輕易夭折。
與此同時,政府在民生工程上,也要與時俱進,不要總把自己當成一家之長,什么事都要管到底。建議不妨采取向社會購買服務的方式,交給企業承辦,政府部門與群眾共同監管,完全可以達到既滿足群眾需求,也能節省人力物力的目的。如此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敖思明)
近日,映象網記者從汝州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獲悉,備受120萬汝州人民關注的汝州市城市集中供熱工程進展順利,一期管網11月中旬鋪設安裝完成,汝州城區部分區域具備供熱條件,今冬將實現集中供暖。
本次論壇由人民日報社、國務院扶貧辦共同指導,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志社、國務院扶貧辦信息中心等聯合主辦。商丘市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監管模式和虞城縣貧困村美麗鄉村推進工程,同時榮獲“2016民生示范工程”獎。
“完工”不是民生工程的終點。民生工程是民生事業的一部分,各級黨委政府必須提前謀劃,確保民生工程順利建成“完工”,確保“完工”后的管理使用。
明年全省的民生工程應該重點關注哪些事項?就業、教育、醫療、住房、環境治理……只要是咱們關心的大事、要事,您都可以積極提出建議。
2月27日下午3時,在政協汝州市七屆四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中,汝州市委、市政府統籌考慮了百萬汝州人民的共同愿望、實際需要和財力保障能力,決定實施十項重點民生工程,并下發了關于2015年汝州市十項重點民生工程的通知。
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員74107人;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將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再提高10%;提高公共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全市城鄉居民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達到35元……一件件民生工程,溫暖市民的心。
時長:20分10秒
日前,在山城區委常委會議上,研究通過了2013年十項重點民生工程。民生工程涉及教育品質提升、舊城改造、城市基礎設施、醫療衛生服務等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昨天,在河南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公布了《河南省2011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2年財政預算(草案)報告》(下簡稱“報告”)。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全省上下一定能夠按照黨代會的精神,貫徹落實黨代會提出的各項目標,用心落實每一項惠民德政,全力抓好每一項民生實事,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今天是我國第三個扶貧日。昨日,記者從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獲悉,今年以來,我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一個統攬、兩個率先、三個強化、四個突出、五個落實”,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已取得扎實進展。
今年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統籌考慮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實際需要和財政保障能力,確定了涵蓋教育、文化體育、醫療衛生及食品安全、社會綜合治理和公共安全、生態環境保護、城鄉就業、民生基礎工程、社會保障等方面28個項目的重點民生工程。
3月2日,經過為期20天的連續奮戰,鎮平縣供電公司完成該縣二龍鄉五朵山頂配電變壓器和電纜安裝任務,解決山區用電難問題,受到群眾廣泛好評
“現在縣里開通了4路公交,我們群眾不管是送孩子上學,還是到縣城購物,去哪都是1塊錢,方便多了!”1月18日,正陽縣龐橋新村社區的韋小偉帶著孩子坐在公交車上高興地說。正陽縣城區自開通城市公交以來,覆蓋全城的4條便捷公交路線,極大地方便了廣大市民的出行,讓廣大群眾切身體會到了正陽發展帶來的惠民福利。
近日,南陽日報開設《服務民生聽民聲》專欄,征集2016年民生工程建議,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熱心居民踴躍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