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在河南省鄭州市啟幕。天遂人愿,應急減排和4級左右大風將一直賴著不走的霧霾吹得無影無蹤,“上合藍”如期呈現,鄭州上空一碧如洗,藍得令人心曠神怡。(12月15日 新華網)
從“北京藍”到“鄭州藍”,今年的中國,大事多多、喜事連連,老天爺也似乎垂青我大中華,每有大事、喜事,總是陽光燦爛,一碧萬里。
然而,“天遂人愿”,不是老天的“恩賜”,背后必定有辛勤的付出。一碧如洗的藍天也是注重山清水秀自然生態環境建設的結果:從今年元月一日出臺的“史上最嚴”《環保法》到黨的十八大五中全會提出的國家五大核心發展理念之一的“綠色”發展,并被寫進《十三五規劃綱要》之中。就拿這次“美哭”了廣大網友的鄭州“上合藍”來說,幾天前的霧霾并不是被“大風吹走的”,而是之前做足了功夫的結果:今年初正式實施的《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涵蓋了燃煤污染防治、機動車船排氣污染防治、揚塵污染防治,以及廢氣、油煙、惡臭污染防治等方面,制定了較為嚴厲的罰則。12月9日,針對大氣污染綜合指數居高不下的現狀,鄭州市當地將實施的Ⅱ級應急減排措施提高為Ⅰ級:全市所有建筑施工工地全部停工;按照應急減排限產、停產企業名單,落實企業限產、停產措施,實現二氧化硫、煙(粉)塵、氮氧化物排放量削減50%以上;全市非道路移動工程機械停止施工作業;市區內未安裝油煙凈化設施的餐飲單位停業等,多項舉措發力,加之良好的氣象條件助力,上合“鄭州藍”才如期“天遂人愿”。
再說說上合組織這次“牽手”鄭州,有人驚詫,覺得鄭州這個內陸城市“配不上”高大上的上合組織,先不說此論調的偏頗性和片面性,就“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這句顛撲不破的真理而言,上合會議在鄭州舉辦,“偶然”性一定有其必然性。糧食核心區、中原經濟區和航空港三大國家戰略區域的建造,哪一個不是中原兒女用智慧和汗水澆灌出來的?京廣、隴海兩條鐵路干線在鄭州交匯,擁有亞洲最大的鐵路貨運編組站,一直是中國鐵路樞紐,素有“火車拉來的城市”之稱;以鄭歐班列為紐帶,與沿線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波蘭、德國等多國成立合作機構,搭建起經濟、文化交流的平臺;鄭州國際航空貨運量也一年一個臺階,已位居中國內陸城市最前列,被國際民航組織譽為“鄭州模式”;依托覆蓋歐洲、中亞、日韓等22個國家和地區、112座城市和國內33座城市的物流服務網絡,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國際大樞紐……一個個成績的取得,絕不是老天的恩賜,是靠著中原兒女勤勞的雙手一步步積累起來的文化和物質財富。上合會議領導人下榻的鄭東新區,2003年,這里還是一片蘆葦叢生的魚塘洼地,短短12年間,鄭州人民就用自己智慧的雙手,讓她變成面積105平方公里、入住人口105萬、入駐企業3萬余家的生態都市,鄭東新區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生肖輪回實現了華麗轉身,演繹出一個中部城市開放發展的速度與激情,成為20世紀新城建設浪潮中的典范,也是對鄭州人民勇于拼搏的最好詮釋。正如李克強總理在昨日歡迎晚宴上說的那樣,河南是中華民族和五千年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歷久而彌新,正是與會各國傳統友誼與務實合作的真實寫照。
上合組織的發展,亦是如此。經過14年“打拼”,從當年的五國發展成現在十多個成員國和觀察員國,其覆蓋范圍已從當年的地區安全擴展到包括經濟和人文等在內的全方位。從當初起著維護區域穩定安全的作用,到把協作范圍延伸到經貿、投資、金融、能源、基建以及人文等諸多方面,在廣泛的基礎領域夯實著合作與互信,形成地區安全與發展的重要的區域。上合組織的發展充分表明:亞洲人民通過辛勤的付出,有能力通過對話與協商,增進信任與安全,從而凝聚成為命運共同體。
櫻桃好吃樹難栽,幸福不可能從天而降。北京藍、上合鄭州藍、上合牽手鄭州以及上合組織的發展都說明了一個道理:幸福不會從天降,而是靠辛勤勞動換來的。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只有勇于戰勝困難和挑戰、保持積極進取的姿態,才能有幸福的花兒開滿園。相信,通過上合組織成員國總理在鄭州會議上的辛勤付出,一定會為上合組織各國人民帶來更大更多的福祉。(樂兵)
被發現問題的千業水泥廠和九里山瓦斯發電場已做出初步整改,焦作市副市長喬學達表示,目前焦作正參照“上合會議”“9·3閱兵”空氣標準,實施更為嚴格的關停和限產限排措施,力圖在下半年的攻堅戰中打一個翻身仗。
2月1日下午,河南省“上合會議”安保工作表彰大會在省人民會堂隆重召開,會議表彰了一批在上合政府首腦會議安保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12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主持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第十四次會議。
盛會雖然結束,影響將很深遠。“上合”峰會在鄭州順利召開,不僅對外展現了河南經濟發展的成果,也為招商引資帶來新機遇。
專家認為,打造六大合作平臺的倡議堪稱此次會議的最大亮點,這與中國提出的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一脈相承,交相呼應。
唐銳說,鄭州是中國中部的一個重要城市,歷史文化資源深厚,而且不僅有歷史,現在發展也很快,這是中國的縮影。
地處中原的鄭州,是連接沿海和內陸、西部地區的橋梁,“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地區具有十分重要的航空、陸路運輸的優勢。
河南地處天下之中,不但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也在“一帶一路”中擔當著內陸開放的戰略支點重任。
鄭州名氣不算大,但卻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是京廣鐵路、隴海鐵路兩大鐵路大動脈的交匯點,京港高鐵、徐蘭高鐵兩大高鐵大動脈的交匯點。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第十四次會議在鄭州舉行,這從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務實開放的河南,已經在舉辦國際性會議方面具備了相應的實力和能力.
鄭州市民寫給“上合”總理們的一封信
新絲路新走廊,鄭歐相距不過一條班列。
12月12日,記者從鄭州軌道交通獲悉,上合組織成員國總理會議期間,民航路站、會展中心站、黃河路站和農業路站封閉,列車不停站通過。
上海合作組織總理會將于12月14日至15日在鄭州舉行,選擇鄭州作為會議舉辦地,便捷的基礎交通建設是一個重要因素。
大家同呼吸,共命運,我們不僅僅需要“上合藍”,我們更需要持久的“鄭州藍”,我們不再想出門帶口罩。攜起手來抓住每一次契機,凝聚共創藍天白云的共識,堅定迅速的邁出共建藍天白云的步伐,打好這場藍天白云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