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一條“湖北枝江環衛女工被當街暴打”的視頻在網上廣泛傳播,引發社會關注。宜昌市公安局12日晚間通報稱,打人男子為當地財政所一名事業編制工作人員,現已投案自首,目前環衛工人身體狀況平穩。(11月13日搜狐新聞)
縱觀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原來是環衛工人發現之前清掃的垃圾堆在路邊的垃圾被一輛黑色轎車壓住,希望司機把車挪一下,但轎車司機不愿挪車,還對工人拳打腳踢。本是一件舉手之勞就可完成的小事,卻演變成了拳打腳踢,這其中,癥結在誰?
俗話說“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為人處事,都在于多交朋友,和睦相處。一般百姓懂這個理,公職人員更應該懂這個理。環衛工人有多艱辛,起早貪黑,風吹日曬,為的就是給大家營造一個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作為一名公職干部,本應做好“公仆”職責,向環衛工人伸出援助之手,可偏偏“本末倒置”,凈將勤勞的工人打的遍體鱗傷。
干部何有如此戾氣?筆者認為,是其思想出現了偏差,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要消除這種戾氣,干部就得學會換位思考。
面對許多問題,我們干部總是容易急,喜歡依照自己的想法去想問題、辦事情,往往就會看不到事情的本質,使小問題擴大化。換位思考是人對人的一種心理體驗過程,將心比心,現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想問題,必然會有不一樣的體驗。干部學會換位思考,便可知民情、察民意,贏得民心。設身處地的去了解群眾關心的事、放下身段傾聽群眾聲音, 站在對方的立場上體驗和思考問題,唯有如此,才能與百姓建立溝通、理解、關愛的關系,為群眾創造實實在在的福祉。
換位思考是劑“良方”,專治“浮躁”之癥。各級干部要常用此方,修身養性,把好的工作態度帶到工作中去,帶到服務群眾中去,如此,必將獲得群眾的持久“掌聲”。(胡美利)
5月23日出版的《人民日報》04版“人民論壇”刊發《一味低調非良策》文章,重點提及地方領導干部的新聞輿論工作,文章指出一些地方主要負責同志還不適應媒體傳播格局的深刻變化,骨子里仍然把新聞輿論工作當成花瓶,認為中看不中用,只要不添亂,就可有可無。還有的同志思維停留在“防火防盜防記者”階段,不懂得同媒體打交道。
談話是紀律審查最基本的工作方式之一,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明確指出“審查談話要體現思想政治工作水平”。隨著談話的深入,該名干部在違紀事實面前低下了頭,也深刻體會到紀律的嚴肅性和黨章的權威性。
近日,一段疑似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住建局干部在KTV內做出不雅舉止的視頻在當地朋友圈瘋傳。
近日,一段疑似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住建局干部在KTV內做出不雅舉止的視頻在當地朋友圈瘋傳。
新年伊始,又一批“蒼蠅”被拍。此次曝光的案例中,以村干部違規最多。作為農村最基層的組織,看看這些不為民做主的村官都犯了哪些典型性錯誤。
面對“人情”關,很多干部總是抱著僥幸心里,總認為“這是小事一莊”,“神不知、鬼不覺”。
巡視組發現在基層人事方面主要存在如下問題:違反組織紀律;超編進人、違規入編;執行組織人事紀律跑偏走樣;擅設機構;違規用人等。
巡視組發現在基層人事方面主要存在如下問題:違反組織紀律;超編進人、違規入編;執行組織人事紀律跑偏走樣;擅設機構;違規用人等。
嚴禁“黨內同志關系庸俗化”。嚴禁搞“小山頭”“小圈子”,在干部推薦、評先評優、崗位調整等事項中相互“幫襯”。
其中,該縣田橋鎮政府辦公室主任魏衍順吃拿商戶兩個蘋果不給錢的案件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魏衍順到縣城了解蘋果價格,在某水果副食超市聊天時,魏衍順吃了一個蘋果沒交錢。隨又進入另一家超市,老板送給魏衍順一個蘋果當樣品,沒有交錢……
古語言“那人家手軟,吃人家嘴短”。任何一個關愛和珍惜生命的人,都得把好“嘴門關”。領導干部還要打造有品有質的政治生命。
陜西城固縣蓮花街辦杜家槽村村主任馬某,為給獨子辦個像樣的婚禮,向紀委報備酒席數量未獲通過后,他辭去村主任職務。
近年來,少數黨員干部、公職人員竟淪為“癮君子”,熱衷于搞“毒友圈”,堂而皇之開“毒趴”,并以毒為媒進行權錢、權色交易。
近年來,少數黨員干部、公職人員竟淪為“癮君子”,熱衷于搞“毒友圈”,堂而皇之開“毒趴”,并以毒為媒進行權錢、權色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