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9月24日至26日在福建調研并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黨員和群眾代表對修訂廉政準則和黨紀處分條例的意見建議。他強調,要在思想認識、責任擔當、方法措施上跟上中央要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以嚴明的紀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9月28日 《中國組織人事報》)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腐敗是社會毒瘤,如果任憑腐敗問題愈演愈烈,最終必然亡黨亡國。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零容忍、無禁區、無上限強力反腐,隨著大批“蒼蠅”“老虎”落馬,腐敗蔓延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然而,反腐的雷霆風暴并沒有驚醒所有“夢中人”,個別黨員干部心中的貪欲和僥幸仍然不時“蠢蠢欲動”。正因為不守紀律、不講規矩在一些黨員干部心中根深蒂固,從而造就了一些黨員干部落馬的戲劇性,或者大會上反腐高調余音未了就被紀檢部門帶走,或者報紙頭版來不及撤掉就已物是人非。
全面從嚴治黨應當涵蓋事前、事中和事后,反腐僅僅只是一種事后懲治措施。在當下,強力反腐是不得不采取的緊急步驟。在反腐過程中,一些官員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階下囚”的狀況,除了暴露出一些黨員干部自甘墮落和善于偽裝的本領,同時也充分顯現出從好同志到階下囚之間,需要密實隔離帶和堅固防火墻。強調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就是要設置帶電的警戒線和“緩沖區”,達到防微杜漸、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到處都充滿美味“餡餅”和美麗“陷阱”。堅定的理想信念始終是黨員干部站穩政治立場、抵御各種誘惑的決定性因素。將崇高理想信念作為高線,使之成為畢生信仰和努力追求的方向,才能潔身自好,書寫出一個大寫的人。
把紀律規矩挺在最前面,是全面從嚴治黨的第一要務。讓守紀律、講規矩成為一種習慣,是成為好同志的必要條件。通過嚴格的黨內組織生活,用批評與自我批評進行自我警醒,用“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拍拍肩膀”的方式相互提醒,讓紀律規矩的警鐘長鳴,可以讓黨員干部不犯錯或少犯錯。黨員干部一旦觸犯紀律規矩,給予黨紀政紀處罰,可以促使其認識和糾正錯誤,防止養癰成患。將紀律規矩作為底線,時時警示和敲打,是防止大多數黨員干部滑入泥淖的最重要措施。
對那些置黨紀國法于不顧,把組織的批評教育和提醒當成耳旁風,依然要我行我素、不收斂收手的少數黨員干部,進行嚴厲敲打和警示,給予重處分或重大職務調整,是防止其踏上違法犯罪不歸路的最后挽救辦法。前車之覆軌,后車之明鑒。對極個別嚴重觸犯黨紀國法者的重處,應當成為警醒全體黨員干部的鮮活反面教材。將貪污腐化作為不可觸碰的紅線,堅決不越雷池一步,方能確保一生心底坦蕩。
全面從嚴治黨絕不僅僅是反腐敗。強調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就是要把監督執紀的關口前移,在懲防并舉的同時更加注重預防,用最多的辦法、盡最大的努力保護和挽救,使踏上不歸路、最終身陷囹圄的黨員干部只是極極少數。(蔣亦蘭)
近年來,各地紀檢監察部門針對干部的小問題小毛病小錯誤,動用組織處理手段的越來越多。
“微腐敗”雖小,卻是引發“大腐敗”的苗頭性問題。因此,對待“微腐敗”不能有“微態度”。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一種高度的自覺和自省。“打鐵還需自身硬”,一個信仰堅定、紀律嚴明、作風過硬、清正廉潔、勤政為民的政黨。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6月30日,西藏紀檢監察網正式開通運行。至此,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紀委、監察廳(局)均已開通官方網站,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網站群正式形成。
全面從嚴治黨任重而道遠,但黨中央反腐的力度與決心永遠不會變。
在“第一種形態”上下足功夫,以“精準約談”的方式,走好走穩“三大步”,讓“扯袖子、咬耳朵”的監督執紀發力。
“五一”“端午”假期臨近,市紀委下發通知,要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切實加強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有效遏制“四風”蔓延的勢頭,在全市范圍內營造風清氣正的節日氛圍,確保廣大黨員干部廉潔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