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1948人進行的調查顯示,對于高考統一命題,67.4%的受訪者認為可以維護高考公平,83.9%的受訪者表示支持。56.2%的受訪者認為以往地方性加分有違高考公平,64.2%的受訪者期待取消所有高考加分政策。(3月26日《中國青年報》)
高等教育常被人詬病的不是招生考試是否統一命題,也不是分省區市劃高考錄取控制分數線,而是地區間的名額分配差異。一線城市分數線低、部屬好學校多,名額配給量大,這成為其他省區家長和考生的心病。而西部地區雖不占名額分配優勢,但生源總量較低,錄取控制線歷年奇低,這使之成為中部地區生源向往的地方。高考移民現象,由此而生。
據報道,以北大招生名額分配為例,2009年河南有98.8萬考生,北大在河南投放的招生計劃為79人,錄取率不到0.01%,而北京只有11.8萬考生,卻投放了282個名額,錄取率是0.24%。對比錄取率,河南學生上北大的難度是北京學生的24倍。而到了2013年,北大在河南錄取率仍然是0.01%,北京7.3萬考生享受226個名額,錄取率為0.31%。
再說博士生招生指標,河南所有高校加起來才三四百人,但外省市很多高校,僅一個學校都超千人。這樣的招生政策,帶有濃厚的計劃經濟色彩,不符合社會公平原則。
這種差異,明顯使優質公共教育資源不能公享,才是公眾眼里的教育不公。
中央財政支持的學校,不是某個地方辦的大學,其資源為全國人民所有,其招生指標應該公平分配,才是公平,如果只側重某些地方,而忽視其他地方,就是教育不公。
“985”、“211”這些優質資源,怎樣拿出來向全國進行合理分配,是一個高考公平的重大命題。關于實行全國統一高考分數線的建議,只不過是一種形式上的公平追求。正如專家所言,如果全國各地的錄取分數線實現統一,無疑將出現大學生集中產生于部分高考成績較好的省市自治區的情況。這對于目前中學教學水平相對較低的省市自治區,尤其是農村地區、相對貧困地區而言,將越發不公平。
高校招生名額是以人口為基數按比例進行分配,還是考量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高低,參考考生數量進行分配,可以進一步討論探討??傊纬梢粋€穩定的機制,而不是自由裁量空間過大,給多少是多少,每年隨意分配。高招名額缺少規范性的分配機制,高考肯定是不公平的。
當下教育改革最重要的任務,是如何提高教育的均衡發展問題。打破“地區決定命運”,摒棄“高墳頭上添土”,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題中要義。
高考統一命題是實現教育公平系統工程的一個環節。如果拿出的措施僅此而已,仍不能保證教育公平。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了“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運行機制”的改革方向,期望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
當然,這些改革取向對促進教育資源公平分享是重要的,但如果不摒棄按地區人為隨意分指標的老路子,“985”、“211”這些優質資源,恐怕仍然難以為天下公享。(張全林)
2015年,全國共有高等學校2852所,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3647萬人、比2010年增長17.5%。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達到40%,比2010年增長13.5個百分點,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截至2014年底,全國共有普通高校2529所,其中本科院校1202所,高職院校1327所,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7.5%,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3559萬人,居世界第一。
鶴壁、濮陽、三門峽、濟源、漯河,是河南原先沒有布局本科院校的五市,得益于河南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這個秋季開學,鶴壁、濮陽、三門峽、濟源新近開設的本科院校將開始招生。
高等教育改革要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辦學方向要適應社會對人才需求結構的變化,這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規律。
“三千塊錢想請一個技術工開玩笑,找一個大學生還差不多!”
代表委員談大學教育,認為高校創新不足,要把大學建成創新之源。一流大學應成為創新之源,但創新卻堪稱中國高校的集體軟肋,一些大學幾乎陷入“有高樓”、“無大師”的尷尬境地。要讓高校的創新源泉汩汩不絕,必須以真正的“大學精神”涵養水土,讓學術回歸本位。
(陜西廣播電視臺《陜西新聞聯播》)《中共陜西省委關于制定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十三五期間,陜西省將全面實施13年免費教育,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創新人才培養,深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
鶴壁、濮陽、三門峽、濟源、漯河,是河南原先沒有布局本科院校的五市,得益于河南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這個秋季開學,鶴壁、濮陽、三門峽、濟源新近開設的本科院校將開始招生。河南高等教育資源的短缺和人口大省的不匹配,一直是河南人的心病,這四所本科院校對當地和河南來說真是實實在在的好事。
中國教育在線編制的《2015高招調查報告》2日發布。
映象網商丘頻道(記者 曾巖 胡倩)昨日,記者從商丘市招生辦獲悉,2014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報名工作將于9月1日開始,9月12日結束。依據省招辦規定,自學考試考生全部實行網上報名和網上支付報考費用。
昨日,記者從河南農業大學獲悉,由該校牽頭組建的“河南糧食作物協同創新中心”獲得國家授牌。作為我省唯一入選協同創新中心,河南糧食作物協同創新中心在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導下,由河南農業大學牽頭,協同單位包括河南工業大學、河南省農科院、北京奧瑞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