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才過,“兩會”第一天,“全面從嚴治黨”話題正熱烈討論, Duang的一聲,河北省委常委、秘書長景春華落馬了。經媒體爆料,這是一個不拘小節的官員形象。比如,在年前才召開的民主生活會上,他的自我批評是:“在工作作風方面,主要問題是小節細節把得不嚴。”其他常委對他的批評是:“有時不拘小節,防微更要杜漸。”身邊人對他的看法是:“很能干,不拘小節,酒量不小。”(搜狐網)再百度一下“景春華”三個字,“景春華的女人”,“景春華的司機”一大堆搜索結果出現了。嗚呼,一心想成大事的景春華,栽就栽在他那不曾看重的“小節”上。
什么是小節?字典上解釋為“與原則無關的瑣碎的事情”。注意,這里的中心詞有兩個,一是小事,一是“與原則無關”。但遺憾的是,在大多數人眼里,尤其是在像景春華這樣的腐敗官員眼里,往往看到了“小事”,忽視了“原則”,看到了結果的誘人性,忽視了手段的正當性。且不說景春華的情婦和司機如何涉入土地交易,但看他17歲上班,工作未耽擱一天,卻專科、本科、經濟學碩士、管理學博士一路飆升的學歷,你就知道景春華的“不計小節”是如何只顧“結果”,忽視“原則”,是只顧了創造升遷的條件,忽略了誠信做人的“大節”。
事實上,古代成大事者向來注重“小節”。東漢陳蕃少年時期叫,一心只想干大事業。一天,其友薛勤來訪,見他所居院子骯臟,便問他為何不灑掃,他答“大丈夫處世,當掃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當即反問:“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陳蕃受教改之,后有所成。古人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都是告誡人們不當好高騖遠,注重從小事做起的警世之言。
小節不拘,終累大德,,所謂“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中共叛徒向忠發、顧順章,都是在女人的問題上不以為然,以為作為黨的高級干部,這只是“小節“問題,然而,其后來的叛變革命,反證了“小節“不小,不拘小節,必失大節。近年來,一些人因貪污受賄而落馬,追根溯源,也大都是從吃別人一頓飯、收別人一些土特產開始的。總認為這些東西是人之常情,禮尚往來,但事實上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積少成多,積小成大,繼而深陷泥潭,不可自拔。河南省開封組織部原部長李森林懺悔自己收禮的過程說:”回想我的過程,多么像溫水煮青蛙啊。我就是水中的那只青蛙,水溫慢慢升高自己卻渾然不覺,開始時還覺得很舒服,等到水溫高了受不了想跳出來時,四肢已經半熟,無能為力了。
習近平總書記在《之江新語》的“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一文中曾指出:于細微處見精神,于細微處也見品德。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能夠見人品,見作風,見黨性,見原則。的確,“巴豆雖小壞腸胃,酒杯不深淹死人”。李森林、景春華這些“不拘小節“的腐敗分子,帶給我們量變終到質變的慘痛教訓。小事當慎,小節當拘,領導干部都應慎獨慎微,從小事小節上加強自身修養,從一點一滴中自覺完善自己,如此,腐敗才會止于正氣,共產黨員本色才能常存。(張俊紅)
在景春華落馬之前,廊坊市一市委常委(曾任分管城建副市長)、建設局原局長、廊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同陷窩案,均與“表妹”有關。同剛剛受審的南京市委原書記楊衛澤一樣,景春華落馬后,諸如“表妹”、紅顏知己這樣的桃色傳聞頗多。
河北省委常委、秘書長景春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調查。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河北省委常委、秘書長景春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