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國學教育讀本》今年春季開始納入貴陽市地方教材。接下來,在全市幼兒和青少年中系統適量開展“國學經典”教育后,國學內容將被納入升學考核內容中。
貴陽市將國學納入地方教材,編制《貴陽市國學教育讀本》,可以使學生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吸收國學精華,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提升文明素養,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因此,貴陽的這個措施是可行之舉。但是,筆者并不贊成將國學內容納入升學考核內容中。
竊以為,吸引學生閱讀《貴陽市國學教育讀本》,學習國學知識的關鍵點,一是要靠教師的引導,二是靠國學的魅力。教育部門若用“考試”這個工具,想以此牢牢地掌控學生誦讀國學的動力,則可極有能南轅北轍,適得其反。學生誦讀通常帶有激情,而國學知識一旦成為考生內容,學生的學習目標不再單純地是興趣,而轉為機械的、功利性較強的記憶。這樣一來,學生天然的興趣轉化為考生的內需,久而久之,厭倦心理也難以避免。
學生興趣的消減只是其一。再者,我們倡導素質教育,關注孩子的素質、素養提升,淡化應試思維,力避應試體制對學生的傷害,所以提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要求。可是,國學知識入學試卷后,學生有了新的學習內容和壓力,這與素質教育不符,也和減負的精神相違背,怎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
或許,教育部門擔憂,如果不考試相關內容,學生就不會積極參與。其實,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我們還是應該檢討教材和我們的引導方式??傊?,國學入教材,可行;但國學知識入試卷,請慎重!(黃齊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