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27日09:42 來源:廣州日報
“互聯網+”無遠弗屆,加上公益之后,公益也變得很親民、很好玩——日常步行通過手機APP“捐贈步數”,就能為公益項目愛心籌款;虛擬莊園里“養雞”,捐贈“雞蛋”也能獻愛心;用“綠色能量”每養大一棵虛擬樹,企業就在線下種下一棵真樹……互聯網時代,“指尖公益”新玩法層出不窮。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萬物互聯的互聯網時代,這句話有著更鮮活的現實內涵。網絡求助、愛心接力、眾籌善款、“指尖公益”,網友在互聯網平臺上奉獻愛心,讓公益隨時可為、隨地可為。
尤其是“指尖公益”,更貼合現代生活方式,更能調動起市民,尤其是年輕人做公益的熱情。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普及和應用APP的廣泛使用,人們將大量的時間投入到網絡空間當中,沉迷于一方手機屏幕,成為“低頭族”,反而與現實社會有一種疏離感、陌生感。“指尖公益”打破了這種疏離,隨手公益既惠及個體、造福社會,且有助于拉近人與人、人與社會的距離,堪稱主觀為己、客觀為人。
“指尖公益”利在門檻低,隨時隨地可做,弊也在門檻低,一旦被心術不正的人操縱,“公益”就可能淪為某些人的“私益”。2016年,一則“公益作假”視頻在各大直播平臺流傳,視頻顯示,主播在直播鏡頭前以“做公益”的名義發給村民的百元大鈔,直播結束后還要收回,被曝光的主播事后承認,“發錢”是為了增加粉絲數,讓粉絲多“刷禮物”。這種行為玷污了公益之名,欺騙了人們的愛心,不可原諒。因為,“是公益還是騙局”之類的質疑多了,公眾的愛心就淡了,公益事業的發展就更難了。
公眾善心不能過度消費,“指尖公益”需要鐵腕護航。面對越來越多網絡平臺舉辦“指尖公益”活動,內部外部管理都要跟上。事前要依法經過有關部門備案,事中要接受管理部門和公眾監督,事后要公開信息,接受社會監督。有法可依、執法必嚴,“指尖公益”才能入正軌、走正道,不被玩壞。(練洪洋)
“互聯網+”不僅僅是給生活帶來了便利,更是為工作提供了方便,這樣的一個“新空間”,帶來的不僅僅是信息上的暢通無阻,更可以跨區域、跨行業,更能夠成為大學生的“新職場”。
還沒來到孫莊村,特約記者鄧亞萍就已經通過手機直播看到了孫莊村“胡辣湯義賣愛心公益活動”的現場情況。
十一出游還要排隊?No! 9月28日起,一部手機即可暢游2017年河南唯一新晉5A景區——芒碭山!
我們在熱情擁抱“互聯網+教育”時,必須深刻地意識到,教育不同于其他互聯網產品,有著特殊的功能和屬性。如何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當下,呼喚在線教育的溫度和理性共識,需要全社會的共同思考。
隨著互聯網+政務服務的不斷完善和推廣,各級政府應要順應時代發展改革的潮流,從線下治理走向了線上治理,相信在不久的未來,線上政務服務能夠讓我們的群眾“少跑腿”甚至“一次也不用跑”將逐漸成為現實,讓老百姓更有獲得感。
當下大數據、人工智能及新材料技術等疾速發展,新一輪技術革命蓄勢待發。但新技術形塑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得以提升人們的便利、改善人們的境遇為旨歸,要本著“解決民生痛點導向”。民眾的獲得感應與互聯網的發展同頻共振,而不是找不到契合點。
7月23日,記者從省能源局獲悉,國家能源局公布首批“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名單,我省兩個項目成功入選。
此次啟動的《打工直通車》智慧就業綜合服務平臺,是河南廣電縣域融媒集團聯合河南新農村頻道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響應省委省政府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召,踐行“精準扶貧,就業先行”的理念。
2017年5月24日,河南“互聯網+”創新創業綜合示范基地暨豬八戒網河南總部園區啟動儀式在高新區國家大學科技園(東區)舉行。
5月5日上午,鄭州市“互聯網+”社會保險業務及靈活就業人員業務手機App正式啟用,今后,鄭州市范圍內的單位和職工,可以通過手機輕松辦理參保、停保等幾十項社保業務。
創新是互聯網發展的本質特征與內在要求,是互聯網的生命力所在,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國大力發展“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不斷強化各部門簡政放權的意識。
“互聯網+黨建”就如同一個“黨的云家園”,沖破了時間與地點的限制,這個“黨的云家園”充滿著組織溫暖,積蓄著洪荒之力,每個黨員都可以為“云家園”“充電”,也可以受到其溫暖輻射,獲得“一臂之力”。
“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一直是民心所盼,隨著時代的進步,“互聯網+政務服務”既是順應時代發展需要也是順應民意之舉。
。“互聯網+政務”不但能降低群眾的辦事成本,還提升了政府的辦事效率,真正地方便群眾,更打通了數據上的壁壘,讓群眾從各種“證明”中解脫出來,把服務做到了群眾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