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07日09:41 來源:人民日報
代表委員積極建言、認真履職,兩會的制度設計才能真正運轉起來,兩會的政策安排才能成為社會共識
北京人民大會堂前,代表委員步履從容走入會場;新聞發布會中,各路記者拿著長槍短炮趕赴“第一現場”;部長通道上,一系列信息第一時間向全社會公布……熱烈的討論、頻繁的互動,中國進入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欣欣向榮的現代中國,將在這里展開新的藍圖,開辟新的發展境界。
時間的坐標,往往內含乾坤。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這個年份的獨特屬性,決定了這一次兩會將承載獨特的歷史使命、具有特殊的時代意義。再次響起“春天的合奏”,再次趕赴“春天的約會”,將是對歷史的回答、向未來的延伸,將是精神的振奮、力量的匯聚,為新時代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正如一位外國記者所言,“非常關注中共十九大之后中國的新布局、新政策,希望了解十九大精神如何在本次兩會中得到體現”。兩會既是中國民主法治的窗口,更是中國民主法治的實踐。而其首要任務,就是通過法定程序和民主協商,確保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志。憲法修改,國家監察委員會成立,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這些重大任務,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關系到改革發展的全局,關系到千家萬戶的民生,舉國上下都寄望于這次兩會以及參會的代表委員,能夠圓滿完成重大政治議題,向黨和國家、向億萬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世界銀行把中國稱為“歷史上經濟增速最快的主要經濟體”,而經過40年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的中國,正處于從量的積累到質的提升的關口,正需要兩會開拓新的發展路徑。如何構筑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如何未雨綢繆、加強監管,既防“黑天鵝”,更防“灰犀牛”,堅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如何讓精準脫貧更有成效,奔向“不讓一個人掉隊”的全面小康?正如國外媒體所言,“經濟改革政策將成為兩會的一個重頭戲,備受外界關注的是中國要如何推出‘超預期’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措施”。人們期待著更多來自代表委員的真知灼見,在兩會平臺凝聚起全社會的共識和力量。
無論是完成重大政治議題,還是應對改革發展挑戰,兩會的重大責任最終要靠代表委員來實現。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和20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你們積極建言、認真獻策,兩會的制度設計才能真正運轉起來;你們聯系群眾、認真履職,兩會的政策安排才能成為社會共識。“解決三點半難題,政策紅包將更厚實”“通過實際的供給側改革,提供給老百姓更好的法律服務”“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堅持‘零容忍’”……直指問題的勇氣,更接地氣的表達,既彰顯著兩會開放、透明的氣質,更說明代表委員參政議政能力的提升。代表委員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將會激蕩更多“兩會好聲音”,為改革發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5000多名代表委員背后,站立著13億多中國人民。全國各地的代表委員齊聚北京,帶來人民群眾最鮮活的意愿。聆聽公眾的聲音,奏響中國的交響,匯聚人民的力量,兩會將不僅圓滿完成各項議程,更將為中國贏得更長遠的未來。(李德林)
3月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記者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張勇、副主任寧吉喆就“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 推動高質量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世界各國高度關注正在召開的中國全國兩會。兩會作為外界觀察中國未來發展軌跡的重要窗口,巴西政界予以高度關注,期待借鑒“中國樣本”。
今年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和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是黨的十九大之后召開的新一屆“兩會”,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戰略部署的“兩會”,是全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又一件大事。
全國“兩會”進行的如火如荼,有著對過去輝煌成就的自豪,更多的是對未來美好的期待,期待更為深入的改革開放和良好的經濟發展,期待更加健康的政治生態和健全的民主法治,期待更加優美的生態環境和更為美好的幸福生活。
[兩會日程預告]3月5日兩會日程
3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京開幕,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正式啟幕。英國路透社日前也發文對中國兩會進行了前瞻性分析,稱確保經濟平穩、防范金融風險、加快落實惠民改革措施等將是今年兩會關注的重點。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3日15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國進入“兩會時間”。全國政協委員、北京2022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運動委員會主席楊揚表示,中國將爭取參加2022年北京冬奧會所有參賽項目。
我國現行憲法是1982年公布施行的,此后根據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和發展,分別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進行了四次修改,體現了鮮明的與時俱進特色。中國下一步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如何設定“時間表”和“路線圖”、新的改革開放措施有哪些……無疑都是外界對2018全國兩會的期待。
從內容來看,各民主黨派擬提交的提案既緊扣時代主題,圍繞國家中心工作和改革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反映社會關切,又體現出不同的界別特色。
在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的被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簽,也分成不同類型的人,在兩會召開之際,人大代表把議案帶到北京,而這些議案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
全國兩會年年開,但你知道這兩個“會”有何不同嗎?今年兩會,除了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首次亮相之外,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看點?
2月24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兼中央電視臺臺長慎海雄主持召開中央電視臺2018年全國兩會宣傳報道動員會。對宣傳報道方案、安全播出方案預案進行再梳理、再對接、再排查,加強人員教育管理,圓滿完成兩會宣傳報道任務。
2月27日,兩名記者在全國兩會新聞中心內采訪拍攝。當日,隨著全國兩會腳步的臨近,設在北京西長安街北側梅地亞中心的兩會新聞中心正式“開張”。
一進入省人民會堂,迎面的“河南省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格外醒目,會場已經布置完畢,工作人員正在對大會電子表決系統進行最后的調試。記者先后來到紫荊山賓館、河南飯店、豫財賓館、嵩山飯店、黃河飯店等代表駐地。
1月18日上午,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春良、劉滿倉、蔣篤運帶隊到代表駐地和大會會場,檢查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準備情況。檢查組指出,確保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成功召開,籌備工作至關重要,要高標準高質量做好大會服務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