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說,將托老所建設在居民小區,讓需要托管照顧的老人能在自己熟悉的環境里安度晚年,子女還能隨時進行看望,甚至還可以隨時接回家團聚,不僅有益老人,更給有老人的家庭帶來諸多便利,社區居民當對這種人性化的舉措保持接納和歡迎的態度。然事實卻相反,據媒體報道,托老所進社區普遍受阻,例如南京兩個小區內因建設包含養老功能的社區服務中心,均因居民強烈反對而停滯。
而除南京之外,報道顯示,類似案例在全國范圍內也頻頻發生。2014年,重慶某小區開辦迷你養老所,遭到130戶業主中的122戶反對;2016年10月,長沙某老年公寓項目剛剛啟動,便遭到小區居民抵制;2016年,海南省海口市民政局合作的某養老中心項目,因為業主反對,僵持3個月不曾動工,業主們甚至掛出橫幅“反對養死院”。政府部門多次召開研討會協調都無效,最終該養老院項目被取消……
坊間有句話“愿食幼兒之口,不吃老人之手”,意思再明了不過,吃幼兒嘴邊的“剩飯”,很多人并不覺得有問題,但被老人接觸過的食物或從老人手里接過來的東西,除了老人自己的子女外,一些人就覺得“不衛生”,從心理上產生排斥。
盡管尊老愛幼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很多社區居民對托老所進小區原本也持歡迎態度,可是一旦托老所建進自己的小區,馬上就會以妨礙居民正常生活、給孩子成長帶來影響、容易造成環境衛生問題甚至“經常死人”等各種理由加以抵制。如果這種“讓別人接受、自己容不得”的心態與矛盾不能得到調整和妥善化解,不只是托老所進社區難以推進,甚至會給整個社會亟待解決的養老問題帶來重大影響。
常言說“故土難離”,很多人老了之后對自己長期生活的地方都有很深的感情和特別的依戀,能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安享晚年,無疑是很多老人最渴望的選擇。同時,將社區“托老”和居家養老融合在一起,也是未來養老機構發展的大勢所趨。如果將養老機構與居民社區完全隔離,將養老機構設立在遠離“人煙”的偏僻之處,不僅會讓老年人產生一種被社會拋棄的“累贅感”,更有悖我們尊老敬老的傳統和社會發展的初心。
顯然,托老所進社區不能因受阻而放棄,但在規劃布局上確實也需要顧及小區居民的感受,既要體現托老所融入居民社區的人性化,也有必要保持相應的距離和相對的封閉性,避免給社區居民正常生活帶來影響和不適感。另外,因為托老所是老人集中居住、生活休閑的場所,大多數老人喜愛安靜,將托老所與居民住宅“混搭”也相互都有影響。
總之,“要想歡、老少參”,托老所進社區,既有利于老人晚年幸福,也同樣能給社區居民帶來歡樂。更有必要指出的是,托老所能否走進社區,我們未來能否在熟悉的環境中安享晚年,更取決于今天我們對托老所進社區的態度,他們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作者:朱永華)
根據《規劃》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所有城市社區,90%以上的鄉鎮和60%以上的農村社區建立包括居家養老服務在內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和站點。
根據《規劃》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所有城市社區,90%以上的鄉鎮和60%以上的農村社區建立包括居家養老服務在內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和站點。
快遞店環社區周邊競相布局、蓬勃生長。繁榮的表象背后,卻隱藏著末端快遞網點微利虧損、難以為繼的生存現實。
得到群眾支持,再難的事也會變得很容易;沒有群眾支持,再容易的事也會變得很難。所有治理得好的社區都是有社會活力的,都得益于居民的積極參與。
4月13日上午,鄭州市鄭大生活區,兩個騙子打著社區的名義,高價向群眾售賣門窗防盜報警器。巡防隊員聞訊,迅速出擊將嫌疑人控制,移交到警方處理。
近年來,唐河縣文峰街道新春社區按照縣委、縣政府及街道黨工委“強黨建,惠民生、抓發展,提形象、促和諧”的指導思想,以服務居民群眾為核心,優化服務推進招商引資,筑巢引鳳發展集體經濟,目前,社區集體固定資產已達2800萬元,流動資產200萬元。
杜嶺街道辦事處杜嶺中街社區轄區內的173號、174號、175號三個號碼的三棟樓院實際是在一個大院內的同齡老舊樓院,是共用一個大門的雜居院,人口多,管理難度大。
為全力做好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繁榮街社區充分利用基層勞動保障平臺,社區工作人員對未就業大中專畢業生進行實名登記,并按照要求及時錄入系統。通過全面摸底、動態掌握每一名大中專畢業生的姓名、性別、畢業院校、專業、學歷、以及就業狀態、就業意向等,為做好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提供詳盡、動態的信息登記。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商洛市商州區一社區專職人員吃空餉兩年多,其親戚在民政局財務室上班,因為有“靠山”,相關領導不管不問。有社區專職工作人員證實,帖子中的王某是劉灣街道辦周磨社區工作人員。
據了解,為全面治理村內多年來私搭亂建等頑疾,9月份以來,大梁莊社區開展為期一個月的違章建筑集中拆除月”活動。截至9月21日,共有166戶完成了自行拆除。
9月26日,創新互聯網+私人銀行機構和耕傳承召開以“社區私人銀行家”為主題的線上戰略發布會,首次在業內公開講述“社區私人銀行家”模式,并重磅推出和耕傳承機構合作方案。
9月13日,社區居民和青年官兵共同制作團圓月餅。
關心關愛軍轉干部是社區一項重要工作。近日,鄭州市金水區南陽路街道陽光社區按照辦事處的部署,認真進行軍轉干部體檢前準備工作。
2016年7月2日,慈善公益性“溫暖社區行”系列活動在湖光苑社區居委會和湖光苑物業的大力支持下繼續舉行,該系列活動由河南電視臺與鄭州市民政局聯合主辦,河南愛之巢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承辦。
2016年5月22日,河南電視臺與鄭州市民政局聯合主辦的“溫暖社區行”活動在鑫苑物業服務有限公司鑫苑名家管理處的大力協助下在鑫苑名家成功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