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審計署發布第二季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跟進審計結果公告,指出扶貧領域還存在政策落實不到位、項目推進緩慢等多方面問題。在此次抽查審計的59個貧困縣(區、市、旗)中,各地有20個縣的39個扶貧項目未實現預期效果,涉及資金10074.44萬元,有6個縣的13個扶貧項目實施過程管理不到位。此外,多地還存在貧困人口數據信息方面不準確、不完整,違規使用扶貧相關資金等惡劣情況。
扶貧攻堅戰堅持到這個時候,我們現在面對的貧困,已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啃硬骨頭”、“拔硬釘子”著實需要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勇氣,但也更考驗各貧困地區的治理能力及智慧。好走的扶貧路已經走過了,能想到的扶貧招也都試過了,剩下的脫貧任務如何完成?而且隨著最后承諾兌現日期的日益臨近,“驢糞蛋表面光”——確保看起來完成了,就成了一些地方下意識的選擇。“造盆景式”的作秀扶貧,在多次扶貧審計中都不難尋到蹤跡。
這種作秀扶貧表面上看起來是作風問題,浮躁投機,不唯實只唯上,但在本質上,與扶貧資金發不下去、貸款不知如何使用、扶貧項目推不開來等問題并沒太大的不同,都共同凸顯了自身治理方面存在的短板。思想的保守、觀念的落后乃至扶貧政策銜接不暢等,都是治理短板的集中體現,而對發展規律及經濟資源駕馭能力的不足,勢必造成改革的乏力。從這個角度講,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的“忠告”,對貧困群眾與扶貧基層治理力量都同樣適用。
根據此次審計公告,各地有42個縣教育扶貧、健康扶貧、金融扶貧、交通扶貧等扶貧政策落實不到位。12個縣財政資金統籌盤活不到位、項目推進緩慢等,導致6226.11萬元資金結存1年以上,其中5585.07萬元結存2年以上。很難說,大筆的貧困群眾“救命錢”如此長時間閑置,與基層的治理水平不存在關系。能力不足的困局不破,扶貧事業就很難打開大的新的局面,就算別人送來更多更好的食材,烹飪方法不改進,依舊端不出什么新菜。
扶貧工作要幫貧困群眾拔掉窮根,首先要拔掉自身的治理窮根,不該讓這一短板成為脫貧攻堅的深層障礙。弄虛作假、違規使用扶貧資金要問責,治理“空轉”改革不力,同樣也應問責。脫貧攻堅已進入最后關鍵階段,誰都耽擱不起,問責既是責任和壓力加碼,消除多地潛存的懈怠和畏縮情緒,更意在倒逼基層治理生態的優化以及治理能力的提升,從發展視野及理念,到具體政策及安排,都進行全面的調適及改革,以從短期更加適應脫貧攻堅的目標與要求,而從長期也更加符合當地可持續發展的愿景。
扶貧是一項民生工程,要做成也必須做成一件實事,才能經得起時間和人民的檢驗。擺脫貧困的發展窗口并不會一直敞開,抓住機遇、積極破局,奮發有為,才能走出一條穩定有效的精準扶貧之路。(作者:莫潔)
7月31日上午,實踐團為家長、志愿者、孩子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健康宣講,介紹兒童常見疾病識別、家庭防護以及危重疾病預防,幫助家長和志愿者早期發現兒童的健康問題。
7月1日上午,在太康濟民骨科醫院的廣場上,眾多來自省內的知名骨科專家齊聚在此,舉辦當日義診講學的啟動儀式。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解決了思想上的懶惰問題,再輔以資金支持和勞動技術,才能真正做到扶到點上,扶到根上,才能徹底拔除窮根,消除貧窮。
要在精準扶貧中讓腐敗“見光死”,必須推動扶貧資金陽光化、規范化運行,一定要強化對扶貧資金和項目的監督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監督機制。
脫貧攻堅越往后難度越大,越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越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合理謀劃好各項工作“施工圖”和“時間表”,以務實高效、扎扎實實的工作舉措,確保如期實現可持續脫貧,讓脫貧實效真正獲得群眾的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
貧困戶的志氣一旦樹立起來了,觀念一旦更新了,致富的辦法和干勁自然就有了,脫貧致富才有希望,扶貧的目的才可能真正實現。
精準扶貧工作,當前干部群眾關注的焦點集中在扶貧工作的人力保障、貧困人數的調整、基層群眾的思想認識、扶貧工作的方法等問題上。精準扶貧的順利推進和完美收官,需要充分掌握實際情況,正視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以免發展成大問題。
脫貧攻堅要被動輸血,更要主動造血,需要一批懂技術、會經營、有文化的新型農民,因此干部要勤換膠鞋,把農業科技送到田間地頭,為農民提供農業科技服務,可以圍繞選種育種、測土配方施肥、病蟲防治等開展培訓輔導。
從2015年8月到現在,2年的時間讓杜營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內道路更暢通了,農田水利設施更加完善。村民收入大幅增加,村容村貌明顯提升。村內有了自己的文化廣場,平生第一次用上了路燈……。
扶貧要想除根,“藥方”怎么開?在河南省交通運輸廳駐濮陽縣馬白邱村第一書記劉江看來,脫貧首先要轉變觀念。
5月9日下午幼兒園開展了“幫扶貧困殘疾人,獻出一片愛心”主題捐款活動。
為推動精準扶貧工作深入開展,解決貧困村群眾就醫難問題,10月21日,經駐馬店市財政局積極協調,邀請市中醫院的專家來到市財政局扶貧點--蟻蜂鎮小鄧莊村開展為期一天的扶貧義診活動。
虞城縣聞集鄉結合自身條件和產業優勢,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因人定方,貫徹差異化和個性化幫扶脫貧理念,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以轉移就業和產業扶持為突破口,在精準扶貧的道路上探索出一條卓有成效的新路子。
10月30日上午,確山縣竹溝鎮西王樓村委大院里,著名相聲演員、河南衛視推出的國內首檔使命類大型公益扶貧節目《脫貧大決戰》特約記者和公益觀察員牛群,宣布西王樓村第三屆“美麗羊”大賽一等獎花落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