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近日播出了兩集紀錄片《十年支教路 兩千同路人》(以下簡稱《十年》),講述了志愿者在滇西北山區十年支教的故事。節目有動情的淚點,更有理性的思考。
對于支教,電影、電視、詩歌小說、美術版畫等藝術門類都表現過這一主題。《十年》沒有把重點落在支教給鄉村帶來的變化上,而是把重點放在抒寫年輕支教教師的動機以及貧困地區兒童的頑強堅持上。《十年》不僅記錄了支教教師的事跡,而且把目光聚焦在每一個人的命運上,既展現了支教教師的執著頑強,又表現了當地兒童的天真善良,這才是最讓觀眾動容的地方。
片中,“滇西支教團”這個由年輕人組成的團隊讓人印象深刻。《十年》再現了“滇西支教團”辦團宗旨,對支教團的管理、志愿者的選拔培訓,對支教團與滇西地方學校的對接、各位老師與課程的銜接,都進行了細致刻畫,展現了他們生龍活虎、井然有序的生命華彩樂章。而給這個樂章定調的是年輕人苦行僧般的奉獻精神和義無反顧的執行力。
藝術是生活的映射。在拍攝方式上,《十年》編導選擇了一種盡量“再現”而不是“表現”的方式。任何紀錄片都是主觀情感的表達,絕對的記錄是不存在的。一張照片有四條框,對照片中的景物加以限制,把主題隱藏在感人的細節里,追求盡量客觀,是編導的立場和態度。當表現留守兒童因為干農活而失去四個手指的時候,觀眾在震驚難過之余,會希望她將來能幸福,而幸福的條件就是她走出大山,有更多的人生選擇,這就為支教打下了情感基礎。通過支教機構對志愿者的認真審核和培訓,觀眾看到的不單單是一個機構的運作,更有這些年輕人基于信仰的力量。當一排排車隊打著雙閃行進在崇山峻嶺中,把支教老師分別送到滇西各處的時候,那種能引起觀眾共鳴的情感被高度視覺化了。
任何藝術都要表達情感,好的紀錄片也不例外。《我在故宮修文物》書寫了匠人們對職業的熾熱情感,賦予了冰冷的文物以溫度和靈魂。醫療紀錄片《人間世》直面疾病和死亡,有親情的眷戀,有對生的執著和對死亡的思索。有了情感的輸出和傳遞,編導要表達的主題才能如清泉般流進觀眾的心田。正因為充滿感情,《十年》才如此打動人心。(作者:姚婉莉)
《光明日報》( 2017年08月17日 02版)
為了彰顯中國維和部隊精神,河南影視集團聯合八一電影制片廠,拍攝制作的紀錄片《中國藍盔在行動》,近日,在南蘇丹開機。這是國內唯一由國防部維和事務局授權赴境外拍攝我維和部隊內容的影片,該片將于2017年建軍節前和觀眾見面。
2015年10月13日,荷蘭Gilze Rijen空軍基地,國際調查人員于北京時間13日發布了馬航MH17空難的最終技術調查報告。目擊者娜塔莎·波若妮娜(Natasha Beronina)在紀錄片中指出,“起初我們似乎看到了黑煙還有兩架飛機,小的一架像銀色的玩具。
在受到各方批評后,美國翠貝卡電影節主辦方近日決定從下月的電影節上撤下一部名為《疫苗黑幕:從隱瞞到災難》的反疫苗紀錄片。在2015年美國麻疹疫情高峰期,美國總統奧巴馬出面呼吁家長帶孩子去接種疫苗。
《南宋》是浙江衛視重金打造的一部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真實還原南宋繁榮昌盛的歷史景觀,再現南宋時期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浙江廣播電視集團集結優秀制作團隊,歷時3年多全力打造。
10月20日上午,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大宋王朝》拍攝工作動員部署會召開。
國慶節當日,央視策劃的大型美食人文紀錄片《中國小館》之《守住“最”開封》在一套首播。觀眾跟隨著名主持人阿丘的腳步,品嘗著開封人“固守的好味道”。
【環球軍事報道】“菲方企圖通過誤導和欺騙手段,騙取同情,營造‘受害者’的假象。《菲律賓星報》說,菲貿易和工業部以及海關總局負責產品管制,包括中國產地球儀的進口。(原標題:外交部駁菲南海紀錄片:中國漢武帝時就開發南海)
“菲方企圖通過誤導和欺騙手段,騙取同情,營造‘受害者’的假象。《菲律賓星報》說,菲貿易和工業部以及海關總局負責產品管制,包括中國產地球儀的進口。
紀錄片《永遠的焦裕祿》預告片
根據菲律賓外交部發言人查爾斯·何塞先前的說法,菲政府播放這部紀錄片的目的是“告知我們的民眾,提升他們對南海問題的意識,希望他們為菲律賓政府的外交政策提供支持”。
根據菲律賓外交部發言人查爾斯·何塞先前的說法,菲政府播放這部紀錄片的目的是“告知我們的民眾,提升他們對南海問題的意識,希望他們為菲律賓政府的外交政策提供支持”。
對于這部煽動反華情緒的影片,在菲律賓的華人表達擔憂。
100集電視人物紀錄片《走·心》今日在人民大會堂開機。紀錄片將以溫暖、真實的作品形象,用100個人的孝行故事講述中華民族的傳統孝道。
由河南電視臺制作的紀錄片《天山忠魂》將于5月25日至28日晚9:03分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黃金時段播出。紀錄片《天山忠魂》由河南電視臺自主投資拍攝、臺長王少春親自策劃、紀錄片工作室抽調精兵強將歷時3年、7赴新疆拍攝制作的一部紀錄片。
作為一部全面梳理中國廉政文化的大型紀錄片,《鑒史問廉》1月9日起在央視播出,備受各界關注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