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頭探索標準化、規范化政務流程,不是為了突出地方特色,而是為政務公開制定統一的“度量衡”,對什么是合格的公共服務做出基本界定
讓群眾辦事少求人、不求人,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政府大力推進的一件事。除了厲行作風建設強化干部責任感,以政務公開提升辦事透明度,也是重要的一極。
在不斷推動簡政放權的背景下,近日又有一項解決群眾辦事難的重要舉措出爐。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開展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工作方案》,確定在北京、安徽等15個省(區、市)選取100個縣(市、區)作為試點單位,選擇城鄉規劃、征地補償、拆遷安置等25個方面,探索建立全國統一的政務公開標準體系。規范化、標準化等關鍵詞,勾勒出下一階段政務公開的著力點。
應該說,政務公開本身就是規范約束行政行為的重要手段。多年來,隨著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頒布,政務公開已經成了多數政府部門和干部主動去做的一項工作。然而,這項工作在制度剛性上仍會遭遇一些尷尬。今年4月,《新〈環境保護法〉實施效果評估報告》發布,在按規定公開排污費使用情況這一項上,101個被調查機構(31個省級和70個地市級環保部門)都交了白卷。
更普遍的問題是,政務公開的速度、質量仍有欠缺,哪些應該公開,哪些不應該,仍存在一些模糊之處。不久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了《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第三方評估報告》,認為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成效顯著,但有些問題還亟待解決。比如,政務公開標準有待細化、政策公開還須加大力度、部分公開要求落實不到位等。
存在這樣的缺陷,與責任意識、服務意識不到位有關系,也與治理體系協同性不夠、治理能力不到位有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些基層政府部門反映,中央雖有“五公開”要求,但相關內容和標準不夠明確,因此有些掌握不準,出現不知道怎么操作的情況。因此,通過試點細化各領域的政務公開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可考核、有監督、有效率的政務公開標準和規范,無疑是當下需要優先去做的基礎性工作。
事實上,有些地方在政務公開和標準化建設方面,已經進行了不少頗具特色的嘗試。比如,浙江省不僅提出了政務服務“最多跑一次”的要求,日前還制定了作為省級地方標準的工作規范,讓各辦事大廳都能按照標準流程運行。其他地方還有“公示制”“窗口式服務”“一站式服務”“點題公開”“全程代理制”“市長權力清單”等政務公開形式。中央這次選定100個縣(市、區)作試點,雖然各有側重,但從長遠看是為了建設一套全國通行的行政服務流程。分頭探索不是為了突出地方特色,而是為政務公開制定統一的“度量衡”,對什么是合格的公共服務做出基本界定。
群眾到政府部門辦事,最怕兩樣,一是暗箱操作,二是模棱兩可。托關系、找熟人,不為多數人喜歡卻不得不為之,說到底是行政服務透明度和規范性不夠,無法給人穩定的預期。此次試點的政務公開標準化一旦見效,加上正在建設的全國政務信息共享平臺,無疑能對行政服務的隨意性給出足夠的限制,讓群眾吃上一顆定心丸。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為群眾服務怎么能怕陽光?今年初,有官員因“失職導致該局網站長期不更新”被處分,成為我國首個因未履行信息公開責任而被問責的案例。要知道,公開規范并不是過分的要求,而是基本要求。廣大干部應對照這樣的要求,主動積極地想辦法,打通政務公開的“最后一公里”,在最大限度實現自己職業價值的同時,也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添磚加瓦。(盛玉雷)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開展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工作方案》,確定在北京市東城區、鄭州市上街區等15個省份的100個縣(市)區,重點圍繞城鄉規劃、重大建設項目等25個方面開展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工作。
強政府自身建設,規范權力陽光運行,切實維護群眾切身利益,既是政府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人民群眾的迫切需要。
近年來,政務公開已成為各級政府施政的一項基本制度。此次公開新年目標任務是政務公開的常態,亦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
12月14日,記者從省政府辦公廳獲悉,為貫徹落實中央相關文件要求,全面做好我省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工作,省政府決定成立河南省政務公開與政務服務領導小組,翁杰明任組長。
及時、全面、準確公開政務信息,是法治型政府建設的應有之義,也是鞏固政府公信力、取信于民的重要舉措。
十八大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展理念”,其中“開放”與“政務公開”相得益彰。思想要開發,發展思路要開放,政務要開放。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在重要文件中多次提出要構建法治政府,而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就是要做到政府權力運行的公開透明。
政務公開是現代行政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是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的重要手段。把政務公開的要求融入權力運行全過程,做到權力運行到哪里,公開和監督就延伸到哪里,逐步形成比較完善的權力運行監督機制。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6年多來,我國政務公開已經在新媒體環境下形成輿情收集回應、主動發布、專家解讀和溝通協調四大機制。這四大機制的形成,意味著“2.0版”的政務公開格局逐漸成熟,政府與社會公眾之間的信息溝通更快捷、更順暢。
為進一步打造陽光政務,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唐河縣龍潭鎮積極采取措施,全面深化政務公開工作。
今年以來,唐河縣蒼臺鎮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和要求,繼續在全鎮深入推行政務公開工作,把政務公開工作作為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轉變工作作風,狠抓工作落實的重要舉措,切實抓緊抓好。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各級各部門和領導干部,都要把“百姓意識”貫穿到施政理念中。
2016年1月1日,聯通市、縣、鄉、村四級的鄭州市政務服務網正式啟動運行。鄭州市政府在現有8個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實行三級并網、四級聯動的基礎上,將逐步增加聯動事項數量。
如今,老百姓的權利意識在高漲,參與政治的熱情也在增加。政府公開政務信息,無疑可以群眾充分有效地投入到與政府的互動之中,為政府的工作獻計出力。
截至今年,修武縣的黨務政務公開日已經堅持了17年。1996年,修武縣把每年的1月16日和7月16日作為全縣的黨務政務公開日。公開日當天,全縣各級各部門必須對黨務、政務等進行集中 公開,做到清集體“家底”、亮干部“箱底”、明群眾“心底”,同時,縣五大班子領導也要在當天帶隊對分包的聯系點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