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習主席訪問刷新中國與中東關系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3日結束對沙特、埃及和伊朗的國事訪問。習主席此次訪問推動中國與上述3國乃至中東地區的關系邁上新臺階,同時拉開了2016年中國外交的精彩序幕。
觀察人士認為,習主席的此次訪問恰逢其時,成果豐碩,開啟未來,刷新了中國與中東國家的關系。
恰逢其時的訪問
習主席此行,恰逢中國同埃及建交60周年、同阿拉伯國家開啟外交關系60周年。沙特、埃及、伊朗都是中東地區有重要影響的國家,都與中國有著傳統友好關系,保持著廣泛合作。習主席將這3國作為今年首次出訪的目的國,充分體現了中國對發展同3國乃至整個中東地區關系的高度重視。
當前,中東正經歷深刻復雜的變化。沙特受國際油價持續下滑的影響,財政赤字不斷攀升,經濟結構調整迫在眉睫;埃及新政府完成政治“三部曲”后,經濟社會改革任重道遠;伊朗在國際社會解除對其的制裁后面臨著推動國家全面發展,特別是加快經濟發展的任務。同時,敘利亞、也門和伊拉克等國仍處于戰亂或動蕩之中。另一方面,中國也面臨著調整經濟結構,優化增長方式,適應經濟“新常態”等多重挑戰。
在此背景下,中東國家與中國都有加強合作,應對挑戰,實現共贏的愿望。沙特、埃及和伊朗處于“一帶一路”西端交匯地帶,是與中國共建“一帶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中國與這些國家經濟互補性很強,雙方加強合作有利于實現協同發展和聯動增長。同時,包括上述3國在內的一些中東國家希望借鑒中國經驗,加快自身發展。此外,由于中國重視化解中東地區爭端,該地區國家越來越看重關于解決這些爭端的中國方案。
觀察人士認為,習主席此次訪問恰逢其時,意義深遠。沙特協商會議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納賽爾表示,習主席對沙特的訪問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將推動兩國友好關系邁上新高度,同時也將對中東地區的局勢產生深遠影響。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副主任楊寶榮表示,中國在中東的大國作用不可替代,是保障中東和平穩定的不可或缺的積極因素。
成果豐碩的訪問
習主席的中東之行鞏固和發展了中國與到訪國的政治關系,拓寬了雙方合作通道,推動了文明交流,也促進了中東和平與和解。
首先,中國與到訪國的政治關系得到鞏固或提升。中國分別與沙特和伊朗宣布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這為彼此深化政治互信,推動互利合作,加強人文交流提供了更堅實的基礎。中國與埃及發表了關于加強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五年實施綱要,充實了兩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含金量,這對中阿關系和發展中國家整體團結合作都將產生示范效應。在阿盟總部,習主席發表的內涵豐富、意味深長的演講,指明了中阿關系在新時期的發展方向。
其次,中國與3國簽署了多項推動務實合作的文件。在習主席訪問期間,中國分別同3國簽署了關于共建“一帶一路”的諒解備忘錄。中沙共簽署14項合作文件,中埃共簽署21項合作文件,中伊共簽署17項合作文件。這些合作文件涵蓋經貿、能源、金融、通信、航空航天、氣候變化等諸多領域,大大拓展和深化了彼此間的務實合作。
再者,中國支持中東國家發展的力度達到新水平。習主席表示,中方愿同阿方探索“石油、貸款、工程”一攬子合作模式,參與中東工業園區建設,啟動中阿科技伙伴計劃,設立150億美元的中東工業化專項貸款,向中東國家提供100億美元商業性貸款和100億美元優惠性質貸款,同阿聯酋、卡塔爾設立共計200億美元共同投資基金……
此外,習主席訪問期間,中國與3國就加強文化、教育、衛生、新聞、智庫、青年等領域交流達成共識。這為加強中華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交流與對話、傳播和平、抵制極端思想并鞏固發展彼此關系的民意支撐提供了重要保證。
習主席還為推動中東和平進程提供了新思維,注入了正能量。他在阿盟總部演講中針對“向何處去”這一“中東之問”提出了中國建議,指出“中東動蕩,根源出在發展,出路最終也要靠發展”,強調把對話當作“黃金法則”用起來。
開啟未來的訪問
中東輿論普遍認為,習主席這次訪問將進一步深化中國同中東國家的傳統友誼和面向未來的戰略合作關系。
埃及金字塔政治和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蘇卜?!ぐK_拉表示,習主席此次訪問著重推動(中國與中東國家)展開務實合作,分享發展經驗,加強文化交流,同時將有助于幫助阿拉伯國家解決實際問題。
摩洛哥卡迪阿雅德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艾馬迪·穆薩說,習主席在中東地區形勢異常緊張之時到訪,為中東實現和平與發展注入了新的希望,而他在阿盟總部發表的歷史性演講更是開辟了阿中關系的“新紀元”。
穆薩表示,中國始終高度重視與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開展南南合作,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作出巨大貢獻。
卡塔爾國營傳媒公司總裁哈里發·薩達表示,中東問題的解決需要智慧,需要公正的聲音。中國一直奉行的不干涉別國內政的政策深入人心,正在越來越廣泛地贏得中東地區人民的贊同和好評。習主席此次訪問將推動中東問題盡快解決,并增進該地區人民的福祉。
伊朗《德黑蘭時報》23日援引伊朗中國友好協會主席阿哈德·穆罕默迪的話說,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在伊朗受到高度重視,伊中兩國在此領域有廣闊的合作空間。伊朗政治家和商人都認為,“一帶一路”將在中東地區和平發展中起到關鍵作用,他們非??释谶@一方面作出努力。
伊朗知名經濟學家雷拉茲表示,伊朗商界認為習主席的訪問非常成功,訪問期間,伊中達成多項合作意向,這將為今后伊中企業帶來廣闊的合作機遇。他表示,相信未來伊中兩國在產能和裝備制造方面的合作可以把各自的優勢銜接起來,實現聯動發展。(新華社記者劉暢 王波 穆東)
1月19日至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對沙特、埃及和伊朗進行國事訪問。在此背景下,“習式外交”從全球、地區、雙邊的視野,審視和處理對中東地區尤其是往訪三國的關系,意義自然重大而深遠。
澳大利亞一名政客拋家舍業,宣稱奔赴中東地區與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作戰,5日安全返回澳大利亞。今年1月,澳大利亞媒體確認加德納已經辭去工會秘書,擅自出國赴中東地區參與打擊“伊斯蘭國”。
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2月12日報道,一場60年來最大的暴風雪12日卷席中東地區。據國際救援組織樂施會的統計信息,近半數的敘難民生活在黎巴嫩,總人數已達去年同期的十倍。
當地時間1日晚,加拿大總理哈珀在多倫多一個猶太社區籌款晚宴上宣布,他將于2014年早些時候訪問以色列和約旦河西岸。在多倫多會議中心舉行的該場晚宴,由猶太民族基金多倫多分部籌辦,為以色列興建一個鳥類保護區募集資金。
中東變局爆發已經兩年多了。一個貧困而動蕩的中東,一個戰略失衡的中東,對中國和平發展的大局不利。只有在中東地區實現戰略平衡,才能有效維護中國在中東地區乃至全球的戰略利益。
外媒稱,英國有這么一個“傻老頭”:他賣掉了自己的全部身家,包括汽車、船和摩托車,為的是攢下足夠旅費,前往庫爾德斯坦與“伊斯蘭國”作戰?!?/p>
國家主席習近平首訪中東成為國際輿論關注的熱點?!皫е袊嗣駥ι程厝嗣竦那檎x和對發展中沙友好關系的期盼,(我)再次踏上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赝^去,習主席回顧了鄭和下西洋訪沙特,回顧了1990年中沙建交后兩國關系取得的跨越式發展,用了“精彩紛呈”一詞。
據報道,沙塵暴已導致黎巴嫩至少2名女子死亡,另有750人身體不適送往醫院,學校也在9日暫時停課。
據香港《文匯報》8日報道,日前,沙特阿拉伯一名曾經到塞拉利昂公干的商人,懷疑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病毒全球擴散風險上升。埃博拉病毒全球擴散風險上升,西非國家利比里亞前日宣布進入為期最少90天緊急狀態。
北京時間7月6日消息,據科技博客AppleInsider報道,蘋果公司日前與沙特圖書及電子品零售商Jarir書店達成一項合作協議,未來將由Jarir書店通過“店中店”方式,向當地消費者提供蘋果全線產品及相關售后服務。
據悉,敘利亞沖突爆發前的人口為大約2300萬,爆發后,有大約三分之一被迫離開家園,大部分逃到鄰國淪為難民,估計人數多達230萬。寒冬里的黎巴嫩東部平原一片白茫茫,在這個地區扎營的難民,靠著燃燒木材,以及撿拾來的樹枝和垃圾取暖。
據路透社發自開羅電,埃及外交部長法赫米16日稱,美國和埃及目前的關系混亂,可能殃及整個中東地區;一周前,美國削減了對埃及的軍事援助。美國官員稱,削減援助反映美國對埃及軍方7月3日推翻民選總統穆爾西后的表現不滿。
伊朗最高領袖阿里·哈梅內伊28日說,如果美國軍事干預敘利亞危機,將給中東地區帶來災難性后果。哈梅內伊在出席當天舉行的內閣會議時說,中東地區現在就像火藥桶,如果美國軍事干預敘利亞,后果不堪設想。
據美國《時代》周刊網站報道,伊朗情報部長莫斯勒希7月6日指責法國和德國的情報機構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合作,參與暗殺伊朗核科學家。伊朗曾指責美國、英國和以色列暗殺了5名伊朗核科學家,稱最新一次暗殺發生在今年1月。
據外媒16日報道,美國與中東多國日前在約旦舉行了聯合軍事演習,以色列未被邀請參加此次軍演。美國特種作戰部隊負責人表示,此次軍演是“10年來中東地區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